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药
农资市场的农药伴侣和增效剂究竟是何物?
时间:2013-03-04 09:24:28来源:作者:张虎


  记得有一年春晚上演了这么一个小品:宫廷玉液;其实就是二锅头兑的白开水;。时过境迁,时下有些农药生产企业将这一小品;翻版;,打着;营销技巧;的幌子,推出五花八门的;黄金组合;农药,到底是正规农药有效,还是;赠送品;有效,农民对此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人;啼笑皆非;。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达到增加销售、获取效益的目的,便;绞尽脑汁;打;擦边球;、逃脱查处。企业在提供合格的产品同时,提供与之配套的;大瓶加小瓶、大袋套小瓶;的;1+1;农药;联体包装;,大瓶、大袋产品,一般而言经得起抽查和检验,小瓶、小瓶等;赠送品;美其名曰;增效剂;,十有八九;暗藏玄机;,所谓;赠送品;,其实就是;地地道道;的;违规品;,甚至是;违禁品;。这种害人害己、损农伤农的;营销技巧;不可取,此风不可长,应当急;刹;之。

  一般而言,农药原药不能直接应用于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除,只有将有农药活性的农药原药与相应助剂加工成制剂才行。农药助剂本身不具备农药活性,但能够提高或改善该农药产品的某些性能。常见的农药助剂有增效剂、渗透剂、粘着剂、湿润剂等,一般可以在生产中直接加到农药制剂里,其本身虽不能发挥农药有效成分的作用,但可以提高药效或保持农药产品质量稳定,实现;锦上添花;的效果。

  据专家称,由于我国现行的相关法规不要求登记农药助剂成分,农药标签标示上尚未要求标注农药助剂成分,农药执法检查中也不抽检助剂成分。于是,一些厂家便;别出心裁;采用;联体包装;等做法,以;黄金组合;、;农药伴侣;、;增效剂;、;赠送品;、;非卖品;等名义在农药主包装外设置独立小包装助剂的情况在除草剂、杀虫剂中频繁出现,将隐性成分或高毒成分添加到;助剂;袋中以逃避抽检。助剂本身是合法添加物,合适的助剂也的确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如增强药剂渗透性、增大作物叶片表面附着力等,从而增强药剂的防治效果。但一些厂家为助剂打上独立包装,除了为增加卖点的考虑外,大多数是借独立包装的掩护行添加隐性成分之实,是违法的行为。这种典型的违规做法成了违法添加的;重灾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不能让这种违法行为成为假冒伪劣农药的;避风港;。

  众所周知,农药打假的对象是假农药、冒牌农药和劣质农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假农药有三种情况:以非农药冒充农药;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农药成分与标签标示不完全相同的农药。劣质农药也有三种情况: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失去使用效能的;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助剂使用缺乏法规监管,另一方面以助剂名义销售的假劣农药为害案例却不断发生。一些宣称具有神奇效果的助剂,实际上是依靠隐性成分发挥作用。由于在现行的农药管理法规中,并没有明确针对助剂添加的规范和标准,不要求登记农药助剂成分,农药执法检查中也不抽检助剂成分,因此一些厂家便采用;联体包装;等做法,将隐性成分或高毒成分添加到助剂袋中,然后贯以五花八门的非农药名称以逃避抽检。这种;掩耳盗铃;的违法行为有很强的欺骗性,严重扰乱了农药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隐患;,是我国农药行业出现的一种新的;不正之风;,应该;重拳出击;,坚决而果断予以取缔。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刹住这股;歪风;,有关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农药管理条例》,加大对这一类产品的抽查和查处打击力度,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农药登记与农药管理,尽快研究、制定并出台针对农药助剂的规范文件或法规条款。(汪建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