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资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农网导航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网上互动类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供求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农资商城类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化肥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贴身宝贝
三农内参
打假维权
产品
企业
人才
展会
资讯
[高级搜索]
法律法规
部委资讯
地方法规
行业标准
法律咨询
公告启示
惠农工程
网友心声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药
菜豆枯萎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时间:2018-08-28 02:13:57
来源:中国农药网
作者:佚名
蔬菜种植时,连作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某些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菜豆也不例外,受枯萎病为害后,常在很短时间内造成菜豆蔓整株整垄萎蔫焦枯,对产量影响较大,严重威胁菜豆生产。本文为大家介绍了菜豆枯萎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菜豆枯萎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主要症状
菜豆发病后,下部叶片先萎蔫、变黄,然后逐渐向上扩展,叶脉变褐,以后全株叶片枯黄脱落。病株根系发育不好,侧根少,变褐腐烂,容易拔起。剖视染病根、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花期以后发病,结荚显著减少,荚背及腹部缝合线也呈黄褐色。
二、发病规律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只侵染菜豆。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和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肥料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病菌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病株上产生的孢子靠水流、农事操作传播,扩大危害。平均温度24~28℃,相对湿度高于80%,地势低洼,土壤含水量大的地块易发病。菜豆重茬地,种植密度大,灌水频繁,肥力不足,发病重。在夏季雨水较多,天气闷热时易流行。
菜豆枯萎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菜豆不同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很显著,在生产上宜选用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九粒白、双丰2号、双丰3号等品种。
2.种子消毒
每公斤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拌种;也可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3~4小时后,洗净、晾干。
3.农业防治
轮作倒茬与菜豆实行2~3年轮作。
合理施肥以施足腐熟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为目的,一般每亩基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7~10公斤、磷酸二铵10~13公斤、硫酸钾10~12公斤,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5~8公斤、硫酸钾5公斤,结荚盛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钼、硼肥为主的微肥2~3次。
垄栽采用高垄栽培既可改善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水分,又利于雨季排涝,使明水能排,暗渍自滤。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
搭架整蔓及时搭架整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严禁使用前茬菜豆上用过的架杆,防止带菌侵染。
在保护地栽培中以降低湿度为核心,实行垄作、地膜覆盖、膜下暗灌、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控制病害发生。
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
4.药剂防治
播种和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300倍液浇灌播种穴或定植沟,待药液下渗后再播种或定植。发病初期用上述药液灌根,每穴灌100~150毫升,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如果配合施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1500倍液或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液喷雾防治,效果更好。也可以用上述灌根药液配合喷雾防治。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
柑橘轮斑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
新用户注册
)
验 证 码: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遮不住了!郭富
央视名嘴段暄加
《星球大战:原
跑男7只齐聚!
历数韩红好人缘
任达华要给女儿
网上热销产品
沃土一年生抗倒伏黑麦草种子1KG
杀虫剂 艾格弗中国红杀虫剂 质量保证
莱二氧化氯测试盒
台湾卓尼AAA/AA/APC板热成型(灯罩)
饲料机械 武进养殖饲料机械 颗粒饲料机械
养殖器具:食槽-辅料槽
供应鸡笼;兔笼等养殖器材
双防大棚膜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工信部
中国劳动保障部
中国商务部
中国发改委
中国农业部
中国工商总局
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卫计委
中国乡村网
更多>>
中国农资供销网
|
农网导航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村村通·一路发三农信息化168网站群平台成员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010-80449558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