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饲料饲草
高产优质牧草———无芒雀麦
时间:2009-12-30 10:08:54来源:中国乡村网作者:刘烨

无芒雀麦,又名禾萱草、无芒草,是世界上分布较广、应用较多的优良牧草,是草地补播和建立人工草地的理想草种。无芒雀麦生长快,竞争力强,在杂草较多的草荒地上种植,也能获得成功。无芒雀麦生命力强,耐杂草,为我国温带和寒温带建造人工草地的当家草种。 无芒雀麦为高产牧草,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每亩可产干草300千克~400千克,一次种植可利用10年以上。东北农业大学曾在圈舍周围肥沃地上种植,获得亩产干草600千克的纪录。 无芒雀麦叶片宽厚,质地柔软,品质优良,适宜放牧或刈草用。由于抗寒性强,返青早,枯死晚,是北方寒地的优良早春晚秋绿饵。无芒雀麦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覆盖良好,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返青早,枯死晚,绿色期长达210多天,因耐践踏,再生性好,也是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 重要生育特性 旺盛的生命力 竞争力强:无芒雀麦在群落组成中,多为强者而战胜其他植物,可由劣势种变成优势种,再由优势种变成独占种,建造人工草地轻易成功。在杂草密如牛毛的条件下,无芒雀麦能充分利用一丝阳光而迅速长高,当杂草枯萎时便旺盛生长,进一步欺死杂草为良好的无芒雀麦草地。 再生力强:无芒雀麦强大的根茎系统,是旺盛再生的源泉。一株健壮的无芒雀麦,可为“今年见一棵,明年见一片”。被切断的根茎和刈割的地上部、根茎断段和残茬,都能继续发育成新株。 耐践踏,抗碾压:无芒雀麦厚密的根茎层具有弹性和韧性,成为既抗践踏,又耐碾压而不易衰退的牧草。 耐阴性和抗旱性强:在目前品种单一(如杨树)的防护林带林下和两侧,种植无芒雀麦,经过2年~3年后即可形成茂密的草层;即使在非常干旱的季节,防护林带林下和两侧的无芒雀麦只会出现暂时的萎蔫而不会死亡,等到雨季到来以后,会迅速恢复生长。因此无芒雀麦是合理利用林地,建立林下放牧场的优质牧草品种。 良好的结实性 无芒雀麦结实良好,能产生多量的种子。春播的无芒雀麦,生长100天以上时,能有20%~30%的植株抽穗开花,可产生少量的种子;第二年能有70%~80%的植株抽穗开花,产生多量的种子;第四年可全部抽穗开花,种子产量达最高峰;第五年以后抽穗植株逐渐减少,种子产量随之降低。如果加强肥水管理,维持旺盛的生命力,种子产量仍然较高。 抗旱耐涝性 无芒雀麦同时具有抗旱和耐涝的特性,在水淹45天后仍能成活。 栽培技术 选地和整地 无芒雀麦选地不严,退化草地、退耕牧地、山坡草地、边旁隙地、林间草地等均可种植。在房宅周围和圈舍近旁等肥水充足的地方种植更为适宜。在冲刷沟壁、渠堤被面、固定沙丘、路基斜面等处种植,不仅提供饲草,还保持水土,提高生态效益。也适宜作为草坪草,可在居民区的开旷地、群众游乐场所、集会广场、运动场、街道两旁和庭院等处种植。 施肥 无芒雀麦为喜肥牧草,又为一次种植多年利用,所以要多施肥。需氮较多,单播尤为迫切。供给充足的氮肥时,叶片宽大肥厚,颜色浓绿,生长快,分蘖多,产量和品质都好。 播种 品种我国无芒雀麦品种资源较为丰富,有大量野生种,还有各种引进种。选用优良品种种植,是提高产量的先决条件。 当地种:我国北方各地,几乎都有自生的当地无芒雀麦种。如龙江无芒雀麦、吉林无芒雀麦、察北无芒雀麦等。 引进种: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家引入多种无芒雀麦。如加拿大无芒雀麦等,产量都较高,各地均可种植。 种子处理无芒雀麦的颖果,常在穗上由小枝相互粘连,影响播种,所以播种前要重新脱打至成单粒,去除杂质后播种。 播种期播种期与保苗关系很大,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必须在保证一定生育期的前提下抢墒播种。北方春旱地区种植无芒雀麦,应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也就是土壤解冻层达预期深度即播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也可错过旱季,雨后播种。东北中南部于6月中旬~7月上旬雨后播种。华北、西北等地于早秋播种,都能抓住苗,小苗也能安全越冬。在草荒地种植,最好清除杂草后再播种。 播种技术 单播:无芒雀麦竞争力强,形成草层快,多采取单播,行距30厘米~40厘米,条播,播种量每亩1.0千克~1.5千克。机械播种,播深3厘米~4厘米。播后镇压1次~2次。大面积也可飞机撒播,但种子体轻,落种不好,必须拌入肥料中制成颗粒,在无风或少风天气播种。 混播:无芒雀麦适宜与紫花苜蓿、沙打旺、野豌豆、百脉根、红三叶等豆科牧草混播,借助豆科牧草固氮作用,促进无芒雀麦良好生长。可1∶1或2∶2隔行间种,或1∶1混种。无芒雀麦竞争力强,混播时很快压倒豆科牧草,所以要适当增加豆科牧草的播种量。与紫花苜蓿混播时,播种量为无芒雀麦0.5千克,紫花苜蓿0.75千克。混合播种或各自单播均可。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苗期生长较慢,要及时除草。据试验,种植第二年的无芒雀麦,前一年中耕除草一次,亩产鲜草1936.7千克,而未中耕除草的为1266.6千克,减少34.6%。通常要在分蘖至拔节期间,及时中耕除草1次~2次,后期再拔一遍高大杂草。无芒雀麦单播地用2,4—滴除草,效果良好。 收获、调制和饲用 放牧 无芒雀麦放牧地,可在株高30厘米~40厘米时第一次放牧,隔40天左右第二次放牧。在东北中部和南部,一年可放牧3次~4次,北部可放牧2次~3次。要做到分区轮牧,防止乱牧和重牧。北部寒冷地区生育期短,第一次刈割之后,再生草低矮,不宜刈割时,也可在晚秋停止生长时进行茬地放牧。 青刈舍饲 无芒雀麦是青刈舍饲的好饲料。在东北一年可收割2茬,西北、华北一年可收割3茬~4茬。 调制干草 调制干草是无芒雀麦的基本利用方式。在抽穗至开花期,选持续晴朗天气,贴地刈割,割下就地摊成薄层晾晒,有3天~4天就能干好。也可用木架或铁丝架等搭架晾晒。一般每50千克鲜草,可晒得28千克~30千克干草。干后叶片不内卷,颜色深暗,但草质柔软,不易散碎,是家畜的优良储备饲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