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蚯蚓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强大的消化能力(这与蚯蚓消化管道中有大量帮助消化的微生物共生是分不开的),使蚯蚓吃下的饲料能充分得到消化和利用……
2、饲料的种类
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只要是无毒的、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也不过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但是,蚯蚓一般不吃生长着的植物有机体)。任何畜禽粪便、酿酒、制糖、食品、制纸和木材等加工的有机废料,如酒糟、蔗渣、锯末、麻刀、废纸桨、食用菌渣等;垃圾、生活有机废物(如蔬菜下脚、剩余饭菜、米汤、废血、鱼的内脏等),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各种细菌、真菌都可以作蚯蚓的饲料。
蚯蚓不大吃太酸、碱、涩、苦、辣的饲料,赤子爱胜蚓类的大平2号多选食发酵腐熟的畜粪、堆肥、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瓜果、香蕉皮之类具有甜香味的食物,更易被其选食,大平2号每天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0.3—1倍。
3、饲料配方
由于不同的饲料所含营养成份以及碳氮比不同,不同的蚯蚓对饲料的取食,消化吸收率也不同。因此,为了养好蚯蚓,必须根据上述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俗称配方)。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减少运输及成本,饲料尽量多样,营养搭配合理,同时选用饲料混匀后要充分发酵,提高熟度和利用率。
配方实例:
①牛粪50%,纸浆污泥50%;②牛粪100%或一切禽畜粪混合100%;
③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注:鸡粪需要先用来养蛆后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养蚯蚓,否则蚯蚓会全部逃走或死掉。)
④玉米秸杆或稻草、花生杆、油菜杆、玉米芯粉末单一或混合40%,猪粪60%;
⑤马粪80%、树叶烂草20%;
⑥猪粪60%,锯末30%,稻草10%;
⑦有机垃圾70%,畜粪30%;也可全部用垃圾100%。
⑧各种粪类60%,甘蔗渣40%;等等。
4、饲料的调制
①发酵:用稻草、秸杆(裁成3厘米左右小段更好,若加入祥运EM菌则不必裁段,可以直接把稻草等分解)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水壶喷水(祥运EM菌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一吨粪料需要EM菌液5公斤或者祥运饲料发酵剂500克,兑水100公斤左右,水中加入1公斤红糖更好),直至水稍微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0天左右〕,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益生菌稀释液),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加入祥运EM菌发酵只需翻一次堆或不翻,发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如果100%用粪料,先把粪料晒到五、六成干后架堆、淋水(加入祥运EM菌更好)用薄膜盖严,过7至15天扒开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草类一定要挖坑或集堆渗透沤制腐烂才可使用,以避免第二次发热。
②饲料的PH值调节和营养剂添加。
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加入祥运EM菌发酵的粪料其的PH会自然降至6.5-7.5,不必调节〕。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当PH值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醋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添加时为饲料重量的0.01—1%(重量比),可使PH值调至6—7,添加量太少,效果不大;然而超过1%则会使蚯蚓产茧率急剧下降。
当饲料PH值为7—9时,也可用0.01—0.5%(重量比)的磷酸二氢铵,可使饲料PH值调至6—7。
但不可超过0.5%,否则也会导致蚯蚓茧生产量的下降。当饲料的PH值为6以下时,可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使饲料的PH值调至6—7。
饲料科学的配比,是提高养殖蚯蚓产量最有效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