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服务工作再创特色。在坚持进一步完善十有等传统优质服务的同时,印制《给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2万份分别发送到每家农户,使农民对今年早稻收购政策、价格、质量标准、服务措施、特别是一次售粮、两次结算 方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等了如指掌。全面推行了 粮车进我站,一切我来办惠民新举措,向卖粮群众提供专人卸车、入仓等便民服务,又投资60多万元在各收购点安装配齐了电子秤、添置了输送机等,大大减轻了农民售粮劳动强度。还在各粮管所新安装了pos机,通过有效利用转账结算渠道,在利用农民粮食直补存折的基础上,免费发放了惠民一卡通等。今年早稻收购农民结算粮款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或领取现金、或存入银行帐户,既保证了农民手持现金安全,又方便了广大农民朋友,真正做到了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二是市场监管不留死角。在坚持粮食法规和早稻收购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四到的同时,粮食、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步调一致、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加大了早稻收购期间粮食市场联合执法监管力度。尤其是粮食执法大队推行了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依照《条例》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及邻县交界点采取分片分组、日夜巡查监管,重点加大了对不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收购、无证收购、压级压价、短斤少两、打白条等坑农害农违规行为查处。到目前为止,共处罚违规行为3起,纠正轻微违规24人(次),有力地保护了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净化了早稻收购市场,确保了今年全县早稻收购规范有序;
三是收购主体理性入市。为维护售粮农民权益,县粮食部门根据未启动2012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情况,引导各入市主体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赢利的原则,理性参与市场竞争,谨慎确定收购价格,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督促引导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严格执行127元/50kg的县内指导价避免恶性竞争,并做到不压级压价、不克扣斤两和不拒收、不限收,带动全县入市收购主体做到了理性参与早稻收购,县内早稻收购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