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饲料饲草
犊牛饲喂方式与养殖模式之
时间:2013-07-01 08:40:16来源:作者:凌寒
一问:圈养犊牛常见问题都有哪些?

1.犊牛饲养最重要的环节是卫生与通风,卫生环节做好了,疾病自然会减少。

2.最新的全自动犊牛饲喂站是一种更加;牛性化;的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任何管理方案。相反,它需配合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少量多次的犊牛饲喂方案,适应犊牛消化道特点,有效防止因过量采食造成的营养性腹泻,还可以通过犊牛饲养管理软件实现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患病犊牛,及时处理,遏制疾病的爆发。美国众多牧场的实践也证明了在疾病和死亡控制方面全自动饲喂站效果显著。

3.犊牛的相互吮吸是由于传统饲喂过程中使用奶桶饲喂,犊牛低头喝奶,其天生的吮吸习惯不能得到满足或是饲喂量不足引起犊牛饥饿(如突然断奶),导致犊牛间相互吮吸,即使单独饲养,犊牛也会吮吸其他物体,如犊牛岛、栏杆、饲料盆等,因为犊牛岛只是单纯的物理隔离,通过蚊虫和空气传播的疾病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做到隔绝的,所以犊牛岛饲养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吮吸。由于全自动饲喂站提供乳头,犊牛可以通过吸吮乳头满足自己的吮吸需要,还可以通过延长吸吮时间满足需要,所以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犊牛间的相互吮吸。

二问:使用自动饲喂站饲喂犊牛的流程是什么?

1. 犊牛的消化道处在发育之中,且尚不完全,皱胃容积决定每次最大饲喂量,少量多次饲喂符合该阶段犊牛的生理特点。

2.目前常见的犊牛饲养一般为每日饲喂2次,每次2~3升,与之相比,自然环境中,犊牛每日采食母乳的次数可多达10次。

3.常见犊牛饲养方案的确定,一方面是从规模化牧场人工成本与工作强度出发,另一方面兼顾犊牛生理特点,是人性化与;牛性化;的折中最佳方案。

4.代乳粉和牛奶的饲喂温度极其重要,必须要保证。

三问:犊牛共用乳头是否存在卫生隐患?

1.全自动犊牛饲喂系统包括:搅拌机清洗、换热器清洗、循环清洗、海绵清洗、软管清洗和高压空气清洗等清洗流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所需的清洗方式。其中软管清洗流程可以在个体动物完成其最后的采食份额时,将0.25升的温水分配到饲喂箱中,清洗牛奶软管。按照一个饲喂群体25~30头犊牛计算,每天奶管冲洗的次数为25~30次,能够保持传输管道的清洁。

2.用户可以选配清洗剂清洗设备,也可以通过手动添加清洗剂实现手动清洗,实现类似于挤奶设备的CIP清洗,保证饲喂设备的每个角落都能够实现完全的清洗。

3.对于饲喂乳头,可以进行人工清洗消毒,因为一个全自动饲喂系统只有四个乳头,其工作强度大大减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即使很少的人工也能够完全照顾到所有乳头。此外,每天进行的循环CIP清洗,也能对乳头的内部和外部完全彻底的清洗。

四问:使用自动饲喂站饲喂犊牛在发病率、死亡率方面表现如何?

犊牛断奶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见犊牛肺炎和腹泻,这也是犊牛致死的主要原因。根据在美国规模化牧场统计的结果,由于全自动饲喂不需要人工干预,达到标准化饲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疾病与死亡率都能很好的控制。根据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动物科学系Miriam Weber Nielsen和Mike VandeHaar教授的统计数据,使用犊牛群养,配合高品质自动饲喂系统的牧场腹泻率,呼吸系统疾病和死亡率都能控制在5%以内。

五问:使用自动饲喂站饲喂犊牛在人工方面能节省多少?

1.美国多个牧场使用效果证明,使用全自动犊牛饲喂站在人工方面至少节省了50%。

2.在美国,一个万头牧场,犊牛饲养部门需要6~7个人,产房5人,总体需12人。因产房人员不可缩减,则仅以饲养部门减少50%人工计算,整个犊牛部门最多只需要8~9个人。

3.目前国内相同规格牧场需要至少需要20个人以上,使用全自动犊牛饲喂站后可减少50%的人工成本。

六问:犊牛7~14日龄转群到全自动饲喂站的意义和造成的应激如何解决?

1.全自动饲喂站要求犊牛精力充沛、吮吸有力,对于刚出生的大部分犊牛很难达到这一点,一般需要人工悉心照顾一段时间,而7~14天是营养专家和使用全自动饲喂站的牧场建议的最佳转群时间,这个阶段的犊牛基本上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2.断奶前犊牛分群饲养带来了诸多好处,可以增加犊牛活力、增强群体适应性、促进快速生长,增加精饲料采食量等。在瑞典,28%的断奶前犊牛是分群饲养,13%的犊牛使用全自动犊牛饲喂系统进行饲喂,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分群饲养的优势。

3.奶牛一生中有两种最为严重的应激,一种是产犊后的围产期,另一种便是犊牛断奶时期。而去角、去副乳头、分群同样是犊牛时期所面临的应激。传统的饲养过程中,犊牛断奶前单独饲养,断奶后进行分群,每群的大小一般为10~15头,相当于同一时间段内,犊牛同时经历断奶和分群两大应激。一般情况下,此阶段犊牛发育缓慢,强壮的犊牛越发强壮,瘦弱的犊牛持续瘦弱,甚至死亡。相比之下,早期分群饲养克服了传统形式带来的困境,让犊牛的发育更加稳定。

七问:为什么很多牧场选择用代乳粉饲喂犊牛?

犊牛颗粒料的摄入有助于瘤胃的发育,而最终提升的是犊牛生长速度。早期颗粒料采食量与牛奶摄入量成反比。限制牛奶饲喂会提高颗粒料采食和促进瘤胃发育的作用。一般而言,代乳粉脂肪含量比牛奶低20~30%,这样可以提高颗粒料采食量,从而提升生长发育水平,并及时断奶。

除此之外,代乳粉饲喂还有各种其他优势,如下:

1.避免废奶、抗奶里微生物对犊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代乳粉价格便宜,进口高端代乳粉约为2.7元/公斤 。

3.代乳粉调整营养成分与颗粒料相配合,使资源最大化的呗利用。

4.断奶后体况向高大发展,拒绝;矮胖型; 。

5.增加颗粒料的采食量,可以增加断奶后日增重。

6.降低断奶后的应激反应,并降低断奶后发病率。

□张力仁

今天的犊牛是牧场明天的希望,现在后备牛的培育决定了牧场未来的生产水平,这就需要养殖户和牧场在犊牛饲喂方式和养殖模式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只有破解了犊牛饲养中的;疑难杂症;,才能为牧场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用全自动犊牛饲喂站后可减少50%的人工成本。

■延伸阅读

一般而言,单栏饲养模式的优点如下:

1.防止犊牛间疾病传播,防止腹泻,脐带炎等疾病的发生。

2.便于疾病的发现与治疗。

相应的缺点如下:

1.犊牛岛造价较高,且道路硬化投入较大;

2.冬季饮水、喂奶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奶温没有保证;

3.断奶后转群,群体适应性较差,一般会出现体重下降,疾病增多;

4.管理难度大,犊牛管理和圈舍清理费时费力;

5.犊牛数量较多时,正确的代乳粉饲喂几乎不可能实现。

一般而言,群养模式的优点如下:

1.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需土地面积小,可建成牛舍,防风防寒。安装卷帘保证通风。

2.饲喂温度可控。

3.犊牛群体适应性强,断奶转群应激小。

4.管理难度小,工作量相对较低。

相应的缺点如下:

1.管理不当时,小犊牛传染性疾病较难控制。

2.疾病的发现与治疗相对困难。

从以上可以看出,饲喂模式各有优缺点,牧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饲喂模式。美国规模化牧场逐渐开始改进饲喂模式,使用群养+全自动饲喂站模式,可以克服群体饲喂的一些缺点,未来有可能是大中型规模化牧场的发展趋势。单栏饲养适合小型集约化牧场和0~14日龄左右的小犊牛。

犊牛饲养该使用单栏模式还是群养模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