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防霉剂选择和常用评价方法分析
甄艳丽1,栾长昆2,姜黎黎1,Robert1
(1.沈阳科纳提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4;
2.希杰(沈阳)饲料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4)
摘要:本文就饲料霉变的危害、饲料防霉措施及防霉剂选择和常用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霉剂在实际生产应用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霉剂霉变危害防霉措施评价方法
今年夏季,东北地区连续降雨,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往年多3~7成。局部地区甚至为往年的2~3倍,而且今年气温也较往年偏高。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正好为许多霉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畜禽饲料,尤其是以玉米、小麦、大豆等淀粉含量高的饲料难逃霉菌污染。另外,这种极端的天气对霉菌也易产生应激反应,霉菌产生的毒素增加,所以,一定要加强对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了解和提高这方面的警觉性,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1饲料霉变的危害
1.1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饲料轻微霉变时能量大约损失5%,蛋白质损失7%,脂肪损失3%。
1.2损害动物生命健康、降低生产性能
霉变饲料对动物起危害作用的不是霉菌本身,而是霉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能够侵害动物肝脏及肾脏,导致动物肝硬化、肝癌,损害肾脏,影响生产性能。玉米赤霉烯酮可引起家畜雌激素中毒症,表现为不孕、流产、假发情等。另外霉菌毒素能干扰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降低畜禽生长速度。
1.3危及人类食品安全
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饲料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
1.4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对饲料企业来说,饲料霉变无疑会给其带来巨大损失,轻则损失一些饲料,带来经济损失,如果发霉变质饲料下放到客户,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就要给养殖户赔付损失,严重的话还可能会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受损。对于养殖厂来说,畜禽一旦吃了霉变的饲料,轻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重者会中毒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饲料防霉表征及预防措施
2.1饲料霉变的表征
饲料霉变表现为饲料结块、加工设备中饲料流通不畅,畜禽采食不佳、饲料有明显或轻微的异味、饲料色泽不新鲜,变暗、饲料出现发热现象。饲料存储温度逐渐升高是饲料霉变的第一特征,饲料发热、发潮是饲料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致,因此测定储藏饲料的温度是检测饲料是否霉变的最简易方法。
2.2饲料霉变的预防措施
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可以治疗霉菌中毒症。而清除饲料中霉菌毒素或将毒素脱毒的方法还不完善。控制原料水分是防止饲料防霉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起来难度大,而且成本高。物理防霉法是指控制储藏环境的温度,封闭隔氧储存,在生产销售过程控制,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也很困难。化学防霉法,即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目前使用防霉剂是解决饲料霉变的唯一有效办法。
3防霉剂的选择
3.1高效饲料防霉剂特性
饲料防霉剂是指能降低饲料中的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高效饲料防霉剂应具备下列特性:1)广谱性,能同时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2)高效性:有效成分能迅速高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3)分散性:必须有合适的颗粒细度,保证在饲料中均匀分布4)酸碱度:解离后呈较强的酸度。5)解离度:在很低的饲料水分含量下,仍能释放出有效成分。6)加工性: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无臭味。7)经济性:产品中有效成分高,具有优异的经济效益。
3.2防霉剂的评价方法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和复合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丙酸盐、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等。其中丙酸及其盐类是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防霉剂。其中丙酸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批准使用的安全可靠的食品与饲料用防霉剂。丙酸钙与其它脂肪一样可以通过代谢被人畜吸收,并供给人畜必需的钙。为了更合理使用防霉剂,作为饲料生产者必须掌握防霉剂的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实验室内易操作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3.2.1抑菌试验
根据防霉剂能能够抑制霉菌生长这一原理设计,抑菌浓度越低,防霉效果越好,此方法可作为初选和速选的方法。其缺点在于,需要将防霉剂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工作量较大,而且对于微生物实验室来说,如果试验过程中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实验室染菌。
3.2.2饲料常规试验
以正常饲料原料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贮存。按照一定时间抽样进行霉菌检测,测定其防霉效果。此方法对于各类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期效试验说服力强,可作为防霉剂的终选试验。但其缺点是完成时间长,最少2个月以上,而且操作相对比较复杂。
3.2.3破坏性防霉试验
破坏性防霉试验是通过提高饲料水分、恶化环境(创造霉菌适宜生长的高温、高湿环境)促进饲料尽快发霉。根据霉变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霉变时间,来判断防霉剂的防霉效果。试验原料最好选择玉米这类淀粉含量高的饲料,其效果更明显。此方法结果较为直观,短时间内(如果将水分提高到30%左右,10天左右就可完成试验)即能得出防霉结果。对各种饲料防霉剂的评价普遍适用,本人认为此种评价方法最为简单易行。此种方法缺点是试验时间仍然较长,对防霉效果相近的防霉剂测定效果不够准确。
4小结与展望
饲料防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仅仅依赖于添加防霉剂这一手段,因为防霉剂不能使已经发霉的饲料不发霉,也不能完全保证饲料不霉变,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延长饲料霉变的时间,要想从根本上避免饲料霉变,需要从霉菌生长的内部条件入手,如尽量避免采用不新鲜的原料,控制饲料及原料的水分,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注意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减少饲料在仓库或市场中的周转贮运时间等等。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方面以后,利用优良的防霉剂才能发挥最有效的防霉效果。
未来的防霉剂研究和开发应朝着安全、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化学合成防霉剂逐渐会被天然防霉剂所代替。一些因含有对人体及动物有害物质,或在应用中存在潜在危害的防霉剂已经或将被禁用。因此研制无毒副作用,绿色环保型饲料防霉剂将成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