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夏养河蟹须防三种病
时间:2009-11-20 11:57:15来源:作者:唐萌萌
  多年的养殖经验证明,夏季要密切注意防治河蟹以下三种疾病:即纤毛虫病、蜕壳不遂和水肿病。
  一、纤毛虫病
  症状病因:由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寄生所致。病蟹体表、附肢及鳃出现棕黄色或浅绿色絮状物,行动迟缓,拒食或因蜕壳困难而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无水生植物和攀附物的蟹池,春 末夏初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⑴购种时注意检疫,蟹种经消毒后放养。改善蟹池条件,清除淤泥,种植水生植物,调节水质。⑵对染病蟹池用甲醛或新洁尔灭全池泼洒,用量分别为每立方米水体40-50克和20-30克。⑶ 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锌2-3克,或制霉素8-10克全池泼洒。
  二、蜕壳不遂
  症状病因: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很多,如水绵、纤毛虫寄生,水质污染,无良好的隐蔽、攀附物,营养不良、蟹体消瘦等。病、死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结处出现裂口,或头胸甲表壳翘起,第三、四 步足已大部分蜕出。
  防治方法:⑴优化蟹池环境,做好清淤和水草种植工作,保持良好的水质。在成批蟹蜕壳前一周,每立方米水用15-2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调节水质。⑵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如新鲜小杂鱼、罗 蚬肉等,确保河蟹第一次蜕壳安全。⑶在饲料中添加2%-3%的蜕壳素和复合维生素,连续投喂5-7天。

  三、水肿病
  症状病因:多因细菌、毛霉菌侵染所致。细菌侵染引起的水肿,症状为后肠与鳃先后感染水肿,病蟹腹部和胸部肿胀呈透明状,不能爬行,匍匐在池边的浅水处死亡,壳颜色无变化。毛霉菌引起的水肿,纯 属鳃部感染,病蟹腹部不肿胀,因消瘦反而向内凹陷,胸甲下方与腹部交界处肿胀,但不呈透明状。病蟹白天上岸不下水,鳃区胸甲颜色为灰白色,行动缓慢,死于岸上。
  防治方法:⑴连续换水2次,先排后灌,每次换水1/3-1/2。⑵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2克,或土霉素粉1克,或生石灰15-20克全池泼洒。⑶每公斤蟹用土霉素0.25克、痢 特灵0.01克,另加0.5%-1%大蒜拌饵投喂5-7天。
  防治毛霉菌引起的水肿:⑴连续换水2次。⑵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克,或福尔马林10毫升,或生石灰20-25克全池泼洒。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