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预防鱼类水霉病
时间:2009-11-20 11:57:33来源:作者:李磊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 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黏附,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 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在春季、晚冬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容易被感染。密养越冬池中的鱼类、春 季清瘦水体的鱼类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水霉病的暴发。   防治方法:鱼类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鱼种8—10分钟。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若 发现鱼类已感染水霉病,可以全池泼洒小苏打与二溴海因合剂,但要注意病鱼的体质和水质变化,以防发生生产事故。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