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一般地下水,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可以一水多用,对解决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现实意义.流水养鱼具有
节能,节地,节饲料,节工;投
资小,收效大等优点.流水养鱼是当前一种集约化高密度精养和半精养的养殖方式之一,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放养密度较大,如果饲料丰富,管理适当,每亩可产成鱼2000-4000公斤.
一,山区流水养鱼-水质和鱼池的要求
1.水质条件:流水养鱼要求无
工业及农药污染水质清新;无
臭,无异味,无明显的油膜浮沫,水源充足,水中溶氧不得低于5毫克/升,一年中要有6个月以上的适宜水温;水
温一般在20℃-30℃之间,不得低于15℃,如水温过低,应在流水池前增建一个晒水池升温.水的酸碱度要求是中性或弱碱性,防止暴雨后浑水入池等.
2.鱼池位置: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沟溪两岸,水库坝下,村前屋后建池为宜,底质以细沙为好,自然水位落差应在2米以上.
3.鱼池结构:鱼池以碎石砌成,池形无严格要求,面积10-40平方米,池高1.5-2米,水深0.8-1米.每池进出水口要独立,能控制水量,并设有拦鱼栅防逃,水流均匀,循环到角,中央形成滞水区,便于捞取鱼粪草渣.
二,山区流水养鱼-饲养管理
1.放养鱼种:流水养鱼目前一般选择以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草鱼为多,搭配少量的鲤,鲫,鳊鱼,规格要求每公斤在10尾左右,小适应不了流水密养.
2.流速流量:流水养鱼一般要求流速控制在0.3-0.6米/秒为宜,流速流量过大鱼易消耗体力,过小鱼易缺氧致死.
流速流量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一般春季缓流,夏季急流,秋季缓流,冬季微流.
3.人工投喂:流水养鱼完全依靠人工投喂,一般以青饲料为主,如青草,南瓜叶,山芋藤,豆叶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种草养鱼和投颗粒饵料.青料每天按
体重1∶1投喂,在30-40分钟内,吃完为好.颗粒饲料一般每小时投喂一次,夜间减少两次,水温在23℃以下按体重3%-5%投喂,23℃以上按鱼体重5%-10%投喂.
4.注意“十防”:即防洪,防旱,防兽,防禽,防堵,防逃,
防毒,防电,防偷,防病.特别防病要在冬春季注意用3%的食盐或0.25ppm孔雀石绿防治水霉病,在炎热高温夏季注意草鱼的烂鳃,肠炎,赤皮三病的防治,发病期每天投喂一次蓖麻叶和大蒜叶.青饲料投喂前用20ppm漂白粉水浸泡十分钟,每星期用10ppm漂白粉浸洗消毒鱼体一次(在鱼池内进行),每星期每池根据水面大小投喂50-100公斤含有痢特灵药物的颗粒饲料(每50公斤中含痢特灵0.3-1克),最好草鱼种投放之前进行免疫注射或浸泡处理,防治鱼病有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