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提高鱼体抵抗力的方法
时间:2009-11-20 12:02:57来源:作者:王海霞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产量的提高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水生动物病害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产量的提高。目前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控制和消灭一切病原体是不现实的,要控制鱼病的发生,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提高鱼体抵抗力入手,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下面介绍提高鱼体抵抗力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放养优良品种 这是提高鱼体抵抗力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地区间引种增多,加之人工繁殖长期不更新亲本,近亲繁殖,导致养殖品种混杂,退化,性成熟提前,抗病能力下降,上市规格小。因此放养的品种要选用优质、纯正的苗种,要到正规有资质的育苗场购苗。要了解其母亲本的来源、规格、繁育年龄等。优良品种生长速度快,上市规格大,抗病能力强。
  
  科学放养 改变传统放养方式,改春放为冬放。冬季水温低,鱼种捕捞,运输,操作等不易损伤鱼体。能使鱼种早放养,早适应环境,早开食。春季水温回升后,立即开始投喂,使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鱼体的抗病力。
  
  合理混养 合理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渔池单位面积的产量,对鱼病的预防也有较好的作用。不同鱼类上的寄生物不完全相同,某些寄生物只能寄生于某种寄主,别的鱼类对其有免疫力,由于混养,就使这种鱼的个体密度降低了。混养鲢鳙鱼,可以利用池中过多的浮游生物,能提高水体透明度。罗非鱼可以摄食水中蓝藻,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黄颡鱼能摄食水中锚头蚤,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合理混养,对预防鱼病有一定的作用。
  
  科学选用饲料 目前市场上饲料品种多,有些饲料蛋白质含量高。有些饲料违规添加促长素、激素等,鱼类摄食后,虽然短时间内能快速生长,但鱼类易得肝胆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