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高温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时间:2009-11-20 12:04:24来源:作者:李磊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不利于鱼类生长繁育,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选择优质饵料
    
  对于配合饲料来说,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重要。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要能满足鱼类生长之需,且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质量过硬。如果使用鲜活饲料(小杂鱼虾),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为防止饲料不卫生,可以用二氧化氯或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杀菌。
     
  二、把握投喂时间
    
  夏季天气变化较大,在投喂时应选择每天溶氧较高的时段,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9时或下午4时;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两次,在上午8时及下午5时;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6时;当水温在30℃以上的闷热时间,每天投喂1次,选在上午9时。
    
  三、控制投饲数量
    
  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加大投喂,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久雨时水体溶氧条件差,鱼类进食有所减少,此时若大量投喂,既浪费饲料,又因剩料过多败坏水质,诱发病害。因此,投喂时应控制在正常投喂量的70%左右,待天气略晴好、水质清新时可适当多投。在闷热天气时,应再进一步减少投喂量,或适当停食。投喂时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讲究粗精搭配。投饵次数也需少量多次,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3次,投饵要求定点投喂,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建饵料台,以方便投喂并观察鱼类吃食情况。
     
  四、把握投喂方法
    
  高温期投喂饲料时宜讲究方法。一是掌握投喂标准,高温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是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是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小时~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四是观看池塘水色。一般肥水呈油绿色或黄褐色,上午水色较淡,下午渐浓。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表明肥度适中,可进行正常投喂;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水质太瘦应增加投饲量;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投饵。主养鲤鱼的水面可根据水的浑浊度来确定投喂的多少,如整池水都很浑浊,呈泥黄色,排除高温期大雨或人为的原因,可证明鲤鱼在池底活动极不频繁,不断拱泥而致水体浑浊,由此可判定鲤鱼处于饥饿状态,应加大投喂量。五是注意合理操作。投喂注意不可将饲料一次性倒入池中,以免营养成分溶解散失而造成浪费或败坏水质。投喂饲料及驯化时应把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