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鳗鱼养殖场地的土质、地形和交通供电要求
时间:2009-11-20 12:07:18来源:作者:王海霞
  1.土质:养鳗场的土建工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若用土壤围堤,在勘查时就要从工程角度来分析土壤的软硬、稳定以及透水性、压缩性和含水性等性质,看它是否适合建池要求。如果在很软的土质上建造,堤 身过量下沉,造成水漫堤顶,使整个养鳗场被水淹没。若事先了解土质,采用预压加固等措施,这种过量沉陷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另外,鳗鱼不适应酸性的环境,因此,养鳗池一般不能建在酸性的土壤区,土 壤颗粒微细的沉泥区也不太好,最好建在壤土里。
  土壤根据物理性能可分为砾石土、沙土、沙壤土、黏土、壤土和腐殖质土等。野外确定土壤类别的方法见下:
  ⑴黏土:手触感觉潮湿,感觉不到沙成分,用力能压成块。目测或放大镜观察时不见沙。干黏土有光的痕迹。土壤状态:①非常硬成块;②黏的塑性的;③潮湿时搓捻呈长细条。
  ⑵重、轻壤土:手触感觉有少量沙易压成块。目测或放大镜看见沙少,干燥时发光。土壤状态:①用锤能打碎;②可塑性及黏性弱;③潮湿时能搓成短而粗的条。
  ⑶粉质壤土:手触有少量沙,类似干粉,易成块。目测或放大镜观察见少量沙。干燥时发光。土壤状态:①能打碎;②可塑性及黏性弱;③潮湿时不能搓成长条。
  ⑷沙壤土:手触沙粒很多,用力能压成块。目测或放大镜见沙多于黏土。土壤状态:①易成粉末;②不可塑;③潮湿时不能搓成条。
  2.地形:地形较平坦的地区,施工时工程量小,适于建场。低洼积水地区,经常受水涝威胁,常积水而淤泥多,施工困难,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养鳗场最好建在地势比平常水位高出0.5~1米的土地上,这 样即容易建造,而建成后也方便生产。
  3、交通、供电要求
  鳗苗、饲料的采购及商品鳗的销售,都必须依靠交通运输。因此,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养鳗场的注排水、增氧、饲料加工、暂养等都要靠动力来驱动机械,因此,养鳗场的用电量远比一般养鱼场大,且要持续供电。一般年产50吨成鳗的养鳗场,大约需要100千瓦的电力才能保证正常生产。所 以,场址一定要选在有国家电网的地区。另外,为了防止停电,要自备发电设备。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