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河蟹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
时间:2009-11-23 09:34:59来源:作者:唐萌萌
  一、建设好池塘,搞好防逃设施,做好清塘消毒
  养蟹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精养池塘以1~10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底质为沙壤土为好,有利于螺蚌、水草等底栖动植物生长。底层淤泥不能过厚。池塘坡比1∶1.5~2。池塘最好远离生活区。搞好养触池防逃设施建设,是池塘养蟹的关键。防逃设施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汛期防洪和防止河蟹的逃跑;二是防止蛇鼠、青蛙等入侵危害。本着降降低成本,便于维修,表面光滑的原则,我们选用双层薄膜防逃设施,薄膜高出地面60厘米,双层薄膜中间用水泥板或木桩加铁丝撑起,起到固定作用。有的养殖户采用水泥板防逃或砌砖防逃办法。
  蟹种放养前,先将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过多的淤泥,消除乌鳢、鳝、蛙、蛇等河蟹敌害。在投放蟹种前半个月,池塘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根据池水深浅每亩用75~100千克,溶化后全池拨洒,以杀死细菌、寄生虫、敌害等,并可提高池水ph值,增加池水钙离子含量,满足河蟹脱壳需要,促进生长发育。也可与施有机肥结合进行,即将生石灰拌入鸡粪倒入池内。另外,青蛙、鼠、蛇这些蟹苗的天敌,要采取在池外下鼠药、人力捕捉等多种办法将其清除得越彻底越好。
  二、移植水草,保证河蟹生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并可增加食料来源
  池塘消毒后,蟹苗放养前做好栽培水生植物工作。在池塘中移植在江河中生长的水草,面积一般为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通过种植水草,保证河蟹生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为河蟹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并可改良水质,增加河蟹生长所需的草食料来源。
  三、投放健康、优质的幼蟹
  池塘养成蟹,无论是单养还是蟹鱼混养,均以投放扣蟹为宜,这种蟹生长快、成活率高、当年可捕捉上市。一般每亩放2000只左右。放养品种以中华绒螯蟹为好,它生长速度较快,放养扣蟹的当年多数达100克以上,符合上市规格。初养蟹者购买蟹种时,一定要请有实践经验的师傅或专业技术人员挑选,要购一龄蟹,千万不要购性早熟蟹,要购健壮、爬行灵活的蟹,不能购进受损伤、带病的蟹。
  四、加强饲养管理和水质管理工作
  1.投饵
  扣蟹放养后,当水温达到11℃以上就要开始投饵。3~4月份可投喂少量糊状饵料如豆渣、配合饲料等,并可投喂一些营养较高的饵料如鱼、螺肉。5~7月份主要是大量投喂植物性料:水草、木茹片、红薯片、南瓜片等,并辅喂动物性饵料螺肉等。8月份以后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以满足河蟹性腺发育需求,体重加大,肉味鲜美。日投喂量一般为河蟹体重的5%~8%。饵料一般每天二次,上午八九点钟一次,傍晚再投一次,并以傍晚为主。河蟹投喂要坚持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