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养羊户如何走出误区
时间:2009-12-10 12:28:23来源:作者:大山

    误区一:不免疫  羊对疫病的反应不像其他家畜那样敏感,在发病初期或遇小病时,往往不易表现出来,因此,有的饲养户认为羊不易生病,用不着预防免疫。在养羊中,传染病对养羊业的危害非常大,由于部分饲养户不进行免疫接种,使得一些地方传染病呈现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羊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下。
    
    建议:根据当地历年发生传染病的情况,选用相应的疫苗,在适宜季节进行免疫接种。常用疫苗有羊三联四防苗、羊痘苗等。
    
    误区二:驱虫白花钱
    
    羊在采食时,由于接触牧草和地面,特别是在河边、沟边放牧常会感染多种寄生虫,如各种线虫、疥螨等。羊一旦感染,症状较轻时饲料转化率下降、羊只瘦弱、增重缓慢;症状严重时羊往往体重锐减,甚至死亡。大多数饲养户对驱虫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的因为没有掌握好驱虫药物的科学用量,驱虫效果不好,而认为驱虫多此一举,是白花钱。
    
    建议: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每年在春、秋两季选用广谱驱虫药各驱虫一次,如选用丙硫咪唑、敌百虫、阿维菌素、虫克星等。有条件的话,每年剪毛后可对羊只进行药浴,对防治羊疥癣、羊虱等体外寄生虫病有良好的效果。
    
    误区三:近亲配种
    
    在羊的繁殖技术上,很多饲养户抱着想当然的态度,往往出现配种时间不合理或母羊配种年龄偏低等问题,甚至利用自家繁殖的公羊作为种公羊进行近亲繁殖,造成羊只品质退化、良莠不齐、生长缓慢。
    
    建议:适当引进一些能适应本地环境生长的优良品种对本地羊进行品种改良。也可多个饲养户相互交换种公羊使用,以解决燃眉之急。
    
    误区四:忽视白色污染
    
    目前,农村的白色污染尚未得到很好的治理,随意丢弃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薄膜一般积聚在公路两侧、河沟岸边、田间地头。羊只误食后,塑料薄膜在瘤胃内与牧草缠成一团,越聚越大而不能进入肠道,常导致羊只死亡。
    
    建议:注意放牧区域内的白色污染,最好实行舍饲。
    
    误区五:养羊不费力
    
    俗话说“羊吃百样草”,有些饲养户图省事,把整草或秸秆直接扔进羊圈了事。
    
    建议:将饲草切短或打碎,以提高利用率,最好饲喂青贮或氨化秸秆饲料。据研究,氨化秸秆比未氨化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4%~5%,家畜采食量可提高20%~40%。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