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从外地引进种山羊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09-12-11 10:28:41来源:作者:大山
    “养狐狸骚、臭、脏,怕惊吓,但想发财、炒冷门,就得干别人不愿干的活。”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双合村农民谢颜金高兴地说。

  谢颜金在该镇第一家养起了狐狸,他由单品种少量养殖发展到多品种小规模养殖,在周围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引来了许多农民和养殖能人前来参观学习。

  说起谢彦金养狐狸,倒是从他父亲做皮毛生意受到的启发。他父亲做了一辈子皮毛生意,没发什么大财。年轻的谢彦金跟着父亲跑了几趟收皮毛,发现贩卖皮货本大利薄,“羊皮千张,不顶狐皮一片”,狐狸皮价格昂贵,况且周边村又没有养殖的,就想到了养殖狐狸,自产狐狸皮,就一定能赚大钱。

  说干就干,1997年谢颜金投亲奔友借来4000元,颠簸了2天来到河北省巧说呆说买了一公两母3只狐狸,但因饲养技术不行,产仔成活率不高,毛皮质量也上不去,投入大于收入,挣不够本钱。头一年,他没少了外出参观多方求教,翻报纸阅杂志学习技术,试配饲料观察习性逐步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谢彦金在一年多的饲养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养狐狸经验。2000年又投资10000余元从黑龙江引进了稀特新品种白狐、蓝狐和银狐,正月交配,三月产仔,五月分窝,十月取皮,第二年一年就发展到了220只,三个品种。去年又引进了30只乌苏里貉子,今年26窝产仔203只,全部成活。

  “小有名气的他,收购的都找上门来,并与东北三省和临沂皮毛生意老板签订了回收合同,年收入10万多元。带动周边村养殖户20多户也养起了狐狸。”

  谢彦金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这不,他又有了新打算。

  “咱致富,镇党委政府给帮了不少忙,下一步准备把养殖规模再扩大,建一处特种养殖基地,再上条毛皮加工线,成立特种养殖行业协会,带领大家伙一块发家致富。”

  ( 光明网记者 张子秋 通讯员 张 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