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奶站模式现状及其对原料奶质量的影响
时间:2009-12-28 10:38:11来源:中国农副产品网作者:方龙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奶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奶牛存栏头数从2000年的450万头飙升至2006年的1 401.6万头,总量增长了2.5倍。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在原料奶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原料奶质量却不容乐观,加入WTO使进口奶粉价格大幅度降低,导致还原奶大量涌入市场;行业的无序竞争降低了企业对奶源质量的监管;为谋取暴利牛奶掺假兑水的现象频发,因此如何加强对原料奶生产、运输和加工的控制,从而提高原料奶质量已经成为中国奶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诚然,大多数规模化奶牛场通过规范的饲养生产和科学的管理以及与乳品加工企业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来保证原料奶的卫生质量,然而我国规模化牛场的奶牛存栏数不到20%,也就是说约有80%的奶牛在分散的农户手中,而散养户正是原料奶质量控制薄弱环节,成为限制原料奶质量提高的瓶颈。  奶站的出现将大量散养户集中起来进行统一挤奶、贮乳和运乳,解决了散养户手工挤奶、不易控制原料奶质量和掺杂使假的难题,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对散户原料奶质量的控制,这是奶站建设有利的一面。但在原料奶争夺的紧张时期,个别奶站也成了贩奶、人工调奶和掺杂使假的黑窝点;在奶源过剩时期,一些奶站任意拖延支付或克扣奶农的奶款,转嫁危机;因此加强对我国奶站的规范化、职业化和收奶道德的建设,对于不断提高我国原料奶质量,促进我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闭】【顶部
上一篇:羊痘病的防治
下一篇:仔猪伪狂犬防治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