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人工授精在养猪实践生产中的意义与应用
时间:2010-01-05 09:49:44来源:中国乡村网作者:刘烨
1、意义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最有效的配种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猪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它有如下优点: (1)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配种负荷为1:25~30头,每年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猪可负担150~3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可达3000~6000头。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养猪成本。 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成本比较: 自然交配:购入公猪成本为3500元,利用2.5年饲养费用约5400元,共计8900元,每头公猪在2.5年内可配312次 每配1次需28.5元。 人工授精:购入优秀公猪成本为5000元,利用2年饲养费用约4400元,共计9400元,每头公猪在2年内可提供1560头份精液,输精管、瓶、稀释粉等费用为3~4元/头份,每输精1次需9~10元。 (2)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能 由于公猪配种效能的提高,则可选择优秀的公猪用于配种,而成为改良品种的有利手段。对于优良的公猪,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将它们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同时,可淘汰差的公猪,留优汰劣,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3)减少疾病的传播 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猪,一般都是经过健康检查的猪只,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一些疾病,特别是减少生殖道疾病(不能通过精液传播)的传播,从而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但无法控制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如口蹄疫、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等,无临床症状的公猪和携带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公猪,采用人工授精,均可感染母猪。因此用于人工授精的公猪,应进行必要的疾病检测。 (4)提高猪场的繁殖性能 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都经过品质检查,在保证质量后才能利用,适时配种可以提高母猪的分娩率和窝产活仔数,尤其在夏天更为明显。 (5)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大公猪很难与一头小母猪配种,反之亦然;由于猪的喜好性,相互不喜欢的公母猪也很难进行配种,这样,对于优秀公猪的利用(要制定配种)和种猪品质的改良,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对于商品场来说,利用杂种优势,培育育肥性能好、瘦肉率高、体型好的商品猪,特别是出口猪,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只要母猪发情稳定,就可以克服上述困难,根据需要进行配种,这样有利于优质种猪的利用和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