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一例蛋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时间:2011-03-04 10:06:55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尚香

禽曲霉菌病又称为真菌性肺炎,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的以侵害呼吸器官为主的真菌病,其特征为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并形成真菌小结节。幼雏多发,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成年禽也可能发生,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损失。2010年3月24日,某养殖户饲养蛋鸡5000只,217日龄时发病,发病初期死亡率较低,随着病情的发展,两周后日死亡达到2%—3%,病鸡采食量降低,约为正常量的80%,而饮水量显著增加,产蛋率由91.7%降到84.2%。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曲霉菌病。具体情况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8月中旬,养殖户购进雏鸡5000只,育成鸡成活率为98.1%。随着鸡日龄的增大,耗料量日益增加,为了节约成本,购买当地便宜玉米,加工配制成品饲料进行饲喂,发病初期,经当地兽医指导,喂服恩诺沙星5天,后又改喂氟苯尼考5天,病情不见好转,并且死亡有增加的趋势。二、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下降,饮欲增加,排黄白色稀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三、病理变化 病死鸡嗉囊充盈膨胀,内膜增厚、发白;腺胃松软、肥大,肌胃角质膜糜烂并形成溃疡灶,极易剥离;肺脏上形成黄白色霉菌结节;个别鸡腹膜有粟米大结节;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便。四、实验室诊断 1、分离培养分别取颜色发暗的玉米、成品料、腺胃粘膜、肺脏组织等进行分离培养,都培养出同样的霉菌菌落。2、镜检观察 取培养的菌落,通过镜检,观察到分离的菌丝和分生孢子。3、诊断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鸡群感染的是曲霉菌病。五、采取措施 1、停喂含有霉变玉米的饲料,消除霉菌来源。2、加强通风和消毒,减少鸡舍内霉菌数量。3、配制硫酸铜溶液1:2000,饮水连用3天,防止疾病加重。4、制霉菌素,按150万单位/kg饲料拌料,喂服7天。六、治疗结果 采取措施后的第四天开始,病情逐渐好转,日死亡由10-15只降到2-3只,采食量恢复到原来水平,产蛋率也逐渐回升,一周后产蛋率由低谷84.2%回升到88.6%,并且有每天增长的趋势。七、讨论 1、蛋鸡曲霉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喂霉菌污染的饲料,经过一定时间的蓄积而发病。所以养殖户在自己配制饲料时,一定要认真选购优质玉米原料,对霉变玉米等饲料原料给予加工处理、筛选,同时也要做好原料和成品饲料的保存工作。2、由于霉菌病不易被大家及时发现和认知,致使疾病常被误诊而加重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要根据某些片面的特征做出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3、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条件适宜时可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孢子,易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在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的季节,如果处理不好,各种家禽都易被感染,尤其是20日龄以内的雏鸡,雏鸡死亡率可高达50-60%,成年鸡发病率和死淘率相对较低,产蛋鸡视病程长短对产蛋率的影响程度而不同,一般产蛋率会下降5-10%,40周以后的老龄鸡群霉菌自然感染的影响较轻微。4、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是霉菌毒素,鸡采食含有毒素的饲料后会使鸡体的免疫机能降低,影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另外,霉菌毒素具有致癌性,鸡食入污染毒素的饲料,其副产品构成人食物链中一个微小的毒素来源。所以,控制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