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夏季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时间:2011-06-03 11:00:27来源:中国农副产品网作者:方龙

由于夏季天气持续高温,湿度大,猪的许多病毒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都容易发生和蔓延,极易对养猪业构成威胁,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也较常发生。1、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本病多发生在夏季,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特别是猪虱。另外,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应激因素如饲管不良,气候恶劣或其它疾病,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临床特点: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2、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春、夏两季,呈散发性传染。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器皿是传染媒介。本病主要发生于体重10~30公斤仔猪,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临床特点: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3、猪弓形体病流行特点:多见于3月龄仔猪,6月龄以上猪发病较少。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可通过胎盘、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虫传播。临床特点:突然发病,常表现为流感症状,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下痢或便秘,并带有粘液或血液,怀孕猪感染,可引起流产或死亡。防治措施:治疗以上三种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可选用“附弓链”或“氟必康”,个别严重病猪可对症治疗。总之,在夏季防止猪传染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环境、用具消毒。其次要注意消灭吸血昆虫,除用药物驱杀外,可在猪舍安装纱网,能有效地防止蚊、蝇、蠓的叮咬,减少疫病发生和传播。再有猪发病后,应及时查明原因,尽早治疗。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