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1.全方位封闭猪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2.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3.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消毒可以选用广谱、高效、刺激性小的醛类消毒剂。4.为猪群提供营养水平高、营养均衡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对降低本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5.尽量减少各种应激。6.饲料中加入脱霉产品,防止饲料霉变引发本病。脱霉产品应选择能吸附霉菌毒素,还能杀灭霉菌毒素并且对饲料的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等不影响的产品,如霉消安、霉脱安、霉吸安等,保证猪群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7.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整,要充分重视猪瘟、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目前支原体疫苗有江苏农科院研制的支原体肺炎苗和辉瑞、先灵葆雅、梅里亚等公司生产的疫苗,由于成本问题,在种猪场使用比较多,大多数商品猪场采取药物预防的方式。8.加强驱虫。全场猪群每年春、秋季节各驱虫一次;妊娠母猪临产前3~4周驱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3周驱虫一次。仔猪转群后驱虫一次,间隔2~3周再驱虫一次。新引进猪群进猪舍1周后驱虫一次,间隔2~3周再驱虫一次。9.药物预防。目前预防猪气喘病比较敏感的药物有替米考星、泰妙菌素、氟苯尼考、盐酸林可-硫酸壮观霉素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等,联合用药的方式比单独使用某类药品效果明显。使用时最好配合能提高猪群免疫力的中草药,如免疫肽、黄芪多糖等效果更好。注:土霉素、泰乐菌素等耐药性严重,不宜采用。预防重点应抓住母猪产前、产后7天,仔猪断奶前后7天,猪群转栏前后7天等几个关键时期,在天气变化、饲养管理条件改变等应激因素或周围有疫情的情况下应连续用药2周特殊疗法:对于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猪还可选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治疗,其疗效较独特。 蟾酥涂耳法:蟾酥为常用中药,俗称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浆汁等。有强心消炎之功效,其治疗猪气喘病效果独特,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将气喘病的猪保定,用已消毒的手术刀在猪耳背面切一小口,应避开血管,外涂2~3滴蟾酥,一般1次即可治愈,重症猪1周后重复1次即可。规模化猪场应收集蟾酥以备用,其采集时间应在6~8月,将捕到的蟾蜍洗净,用镊子夹挤其眉间和背上隆起的包,刮浆时操作人员应该戴好眼镜。 药物胸腔注射疗法:药物注射到猪的胸腔中,直接作用于肺部,其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具体方法是将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直接注射于猪的右侧倒数6~7肋间,肩关节水平线相交点的下方2~3厘米处,肋骨前缘垂直刺进2~3厘米,反抽无血,才可以注射药物。整个过程猪都应该充分保定,所有注射用具应彻底消毒。 自家血疗法:在治疗猪气喘病和其他病混合感染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操作为:充分保定病猪,耳部消毒,抽取10~15毫升静脉血液,分点肌肉注射。同时可配合林可霉素治疗,一般每周1次,重症可重复1次。 中西结合疗法:气喘病的诊疗除了正常临诊外,还应该从中医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应该辨别虚实、热寒、有无其他病邪等。气喘病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两类,一是感受风寒所致(有时即使受暑湿而咳嗽气喘的往往也带有风寒),如猪舍潮湿,贼风侵袭,气候骤变,冷热不和。另外食用冰冷饲料和水,体质较差的猪也容易发生气喘病。其主要表现为畏寒颤抖,出气较寒,口色苍白,精神萎靡,结膜无色,气喘,寒湿咳嗽,粪便稀烂,而湿热则表现出气和体表都较热,双目发红,小便浑浊,粪便干结,后期粪便稀烂。二是天气炎热,暑气所致。往往因圈舍通风不良,热邪侵肺,诱发气喘,表现为减食,体热,呼吸不利,鼻镜干燥,结膜充血,强力咳嗽,呼吸急促,长久卧地,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延久转虚,初期粪便干燥,后期出现溏便。针对以上两种情况,除了临床上选用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等敏感药物针剂注射外,还应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中药饲喂,因风寒带湿其治疗时应疏散风寒祛湿,可选用杏仁1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甘草5克组方,研末拌料饲喂,大中猪每天用50克,小猪减半。因湿热诱发的应疏风清热,选用百部50克、百合50克、麦冬25克、麻仁50克、黑芝麻75克,研末拌料饲喂,大猪50克,小猪减半,每日2次,连用3天。而对于暑热所诱应以清肺解热,止咳祛痰,可选用贝母40克、黄连50克、白芷50克、郁金65克、黄芩50克、大黄65克、杏仁17克,研抹拌料饲喂,大中猪每天用50克,小猪减半。每日2次,连用3天。如果猪体温升高应该选用敏感抗生素配合氨基比林注射,但前期可使用尾根放血疗法。另外气喘病除了应及时治疗外,还应隔离,猪舍须清洁、通风,温湿度适宜,多喂富有营养的饲料。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