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浅谈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发展
时间:2012-07-31 13:00:03来源:作者:杨思雨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技术,又叫懒汉养猪法,是一种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以生产健康无公害食品为目标,尽量为猪只提供优良生活条件等福利待遇的新型科学养猪方法。技术核心在于发酵床的铺设和管理,这直接关系到发酵床效率的高低。它的原理是用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发酵床垫料原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制剂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的粪尿排泄物并调节垫料温度,所以又有“小火炕” 之称。垫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变废为宝,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垫料3-5年后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从而创造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
        目前,即墨市以青岛恒生源发酵床生态养猪场为主体,广泛宣传和推广这项技术,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并应用。这种养殖方法可节省劳力50%、节水75-90%、节约饲料20-30%,而且生猪肉质好、无公害,1头猪可增加养殖效益80元以上,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以来,即墨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50万元扶持“发酵床养猪”,全市完成改扩建生猪发酵床面积20365平方米。另外,对新建、改扩建、引进良种或新增养殖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只要自筹资金占总投资的40%以上,养殖户最高可享受一次性50万元的贴息贷款,即墨市财政给予80%的贷款贴息,加快了全市“发酵床养猪”发展步伐。这种养殖技术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较,能快速发酵降解猪粪的复合菌剂吸附到锯末及稻壳上,经发酵后形成一个生态猪床,待猪粪便撒在上面时,复合菌剂中的有益菌种将粪便迅速降解,进行生物转化,达到无臭无味,不产生传统养殖模式产生的冲圈污水,实现猪粪的零排放,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发酵床吸收猪的粪尿,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猪粪残渣为食饵,繁殖滋生,既除去了臭味,又能繁殖产生大量微生物向生猪提供菌体蛋白质等食物,同时分解发酵产生的热量又能满足生猪对温度的生理需求。这样,猪舍就变成了一个饲料工厂和粪污处理厂,自然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达到生猪养殖无蝇虫、无臭气、无污染、零排放的效果。生物发酵降解粪便产生的高温将病原菌杀死,减少疾病的发生及传播。其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是:
        1、降低基建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省去了传统养猪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粪污处理系统投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2、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规模化养猪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产生的粪便、污水却难以处理。采用发酵床养猪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将猪排泄物分解降氨,不再对猪粪清扫排放,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3、 减少应激,提高猪肉品质。在当前养猪生产中,猪群的应激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猪场(户)。发酵床猪舍通风透气,温湿度均适合猪的生长,减少了应激。再加上发酵床养猪满足了猪只拱土的习性,运动量增加了,能促进猪健康生长,减少发病,抗生素的使用量下降,避免了药残和耐药菌株的产生,猪肉品质也得到很大提升。,目前用该方式养猪的企业,生猪收购价格比普通方式每公斤高出0.4-1元,更具有了市场竞争优势。
        4、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包括节省人工,无须每天冲洗圈舍;节约用水,因无须冲洗圈舍,可节约用水90%以上;节省饲料,增加饲料利用率。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会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根据生产实践,猪生活环境舒适,饲料的转化率提高了,生长速度也快,平均饲养期可以缩短10-15天,每头猪可节省饲料15-25千克。同时猪生活在发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医药成本。节省了能源,发酵床养猪冬暖夏凉。不用采用地暖、空调等设备,大大节约了能源。冬天发酵产生的热量可以让地表温度达到20度左右,解决圈舍保温问题;夏天通过简单的圈舍通风和遮荫可以解决圈舍炎热的问题。
虽然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具有很多技术优势,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控制猪的饲料密度:猪的饲养密度不宜过高,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就会降低,一般以每头猪占1.2~1.5米2为宜,小猪可适当增加密度。要严格遵守通风换气的原则,宁可温度下降,也要开启门窗将被污染的空气和水汽排出去。在建造发酵床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到通风、采光、以及垫料的选择搭配,也会导致发酵床的失败。
        二是注意微生物菌种的活性:为了保证发酵床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低营养的稻草和锯末为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缓慢。发酵床中微生物代谢的主要营养是碳源和氮源,垫料中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的主要是猪粪尿和米糠、麦麸等物质。垫料发酵初期,微生物群落主要依靠米糠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生长和繁殖;进入正常的养猪管理以后,猪粪尿是微生物活动的主要营养来源,所以,在垫料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将猪粪及时在发酵床上分散均匀,以保证发酵床功能的正常发挥。若猪舍中垫料变薄变少,应适当补充垫料和EM菌100倍稀释液。酸碱度(PH)也是影响微生物很重要的一个因素,PH会影响微生物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酶活性及有害物质的毒性,研究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对消化道的PH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ph6.0~7.6内,存活率可以达到86%以上,在PH2.1~5.1的范围内,PH对菌株的存活率影响较大。为保证垫料中纳豆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正常生理活动,要求垫料原料、水源等物质PH在7.0左右。
        三是要注意圈面温湿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最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为37℃-38℃,而发酵床垫料的发酵温度必须达到60℃-70℃,因此,要求筛选培育的发酵微生物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力。发酵床垫料的含水量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又一重要因素,实验研究证明,垫料的含水量在50%为宜。如果低于45%,猪粪尿的分解速度率就会下降,垫料过干会导致发酵床的表面起灰尘,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若含水量达到55%~60%,会使垫料分解过快,缩短发酵床的使用寿命,高于65%则会导致垫料的厌氧发酵,产生有害气体,不利于猪只健康生长。水分过多时应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流动调节湿度,或添加锯末降低湿度;过干,则应定期向发酵床喷洒水或EM菌100倍稀释液。
四是要注意日常管理:为使猪方便拱翻床面物料,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即喂八成饱。生猪一般有在固定地点排粪、撒尿习惯,管理人员可待粪便成堆时挖坑填埋即可。入圈猪应提前彻底清除体内寄生虫,避免将其带入发酵床,使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吞入肚内感染。在生猪生产中,为追求猪的高生长速度而过量添加铜(250~400mg/kg)、锌(2500~3000mg/kg)等微量元素,是目前我国养猪业中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铜、锌作为微量元素,猪对其需要量较少,能够满足猪正常生理活动的铜和锌量分别为4~6mg/kg 、100~125mg/kg。饲喂高铜高锌饲料的猪,每天排出的铜、锌占食入量的90%以上。在培养基中添加6.5mg/kg锌会抑制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添加250mg/kg的铜会使猪粪中的细菌总数减少60%。因此,饲料中过量添加铜和锌不仅造成浪费,造成重金属污染,同时对纳豆芽孢杆菌等有益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破坏猪胃肠道和垫料中的微生态平衡。发酵床式猪舍内不得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作为猪的饲料添加剂能预防疾病、促进猪的生长,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猪肉品质下降,同时使有害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不利于发酵床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破坏微生态平衡。
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发展发酵床养猪技术大有可为,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环保绿色的养殖产业,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