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后冷凉天气,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奶牛常因运动过急过快,浑身出汗后,不经休息,在没落汗的情况下喝冷水,或出汗后过河,或汗没落拴在风口处,或路遇秋雨,感冒风寒,都能引发牛的风湿症。牛久卧寒冷、潮湿的圈舍里,又受贼风侵害,容易引 起牛肌肉或关节疼痛而发病。尤其孕牛或产后母牛畜体虚弱,最容易发病。
一、临床症状
牛常突然受风湿发病,刚开始走路瘸,疼痛厉害,迈小步,跛行的症状常随运动逐步减轻,走上几步或几十步,疼痛减轻,瘸的也轻了,甚至完全消失。但休息后再走,又瘸又痛,具有反复性的突出特点。病牛大多数拱腰,两后肢强硬,不能走,起卧困难。后腰、四肢强硬,伸屈困难,局部肌肉有肿胀现象,触诊发硬,有疼痛,一般四条腿有轮换性疼痛,有转移性。严重的病牛大拱腰,四肢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由于风湿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颈、腰和四肢风湿。
二、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加强病牛护理每天要坚持适当运动,把牛牵到向阳温暖、干燥、卫生的地方行走,多晒太阳,增强牛的体质。秋冬季天冷,牛舍要温暖,干燥,不潮湿,牛卧处要铺垫干草,清除粪尿,垫干土,防止阴冷潮湿和贼风侵害。牛要充分休息,喂给易消化的草料,喂暖料,饮热水,忌喂冻料,忌饮冷水,以加快康复。
2、治疗方法
⑴激素疗法:用绿化可的松20毫升,加10%水杨酸钠100毫升,混合后1次注射。或2.5%醋酸可的松5~10毫升,穴位注射,隔日1次,连用3~5次。
⑵温湿疗法:即把醋酸5千克、麦麸6千克,混合炒至50度左右,装入麻袋内敷于腰等风湿部位。或把酒糟炒热装入麻袋内敷于腰等风湿部位,每日1次。腿下部风湿,可用水桶装50度热水加适量水杨酸和小苏打,把牛腿放入桶中热敷,都有一定效果。
⑶火针疗法:火针腰上百会穴和肾棚、肾盂、肾角3穴,针后用陈醋拌麦麸1.5~2.5千克,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中,热敷于针过的穴位上,外用麻袋等物包扎,以保温,第2天取下来再加醋炒热敷上,可连续敷3~5天。四肢有肿胀现象用烙铁火熨。
⑷中药疗法:当归、秦艽各50克,没药、独活、防已各25克,乳香、牛膝、防风各30克,续断、杜仲、巴戟天、桑寄生各40克,红花20克,甘草15克,共研为末,开水冲用,凉服。适应于牛后肢风湿。也可用霍香40克,乳香、没药、枳壳、前胡各25克,血灵脂25克,广木香、元胡各15克,丁香10克,共研为末,加适量酒,用开水冲,凉服,适用于治疗前肢风湿病。
⑸复方当归注射液疗法:当归、川弓、红花各500克,混合切碎,加适量水浸泡后,用蒸馏法蒸馏,取500毫升备用,剩余药业过滤,再加适量水煎1次,煮沸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为糖桨状,搅拌后加3倍量95%乙醇,放冷处24小时,精滤后,灌封灭菌。每毫升现当于生药1克,每支5毫升.能通经活血,每次5~10毫升,肌肉或穴位注射。主治风湿痛,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