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奶牛养殖业和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的同时,奶牛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为此,河北省鹿泉市南降璧村奶牛技术服务站站长张计朝依据自己几十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部分奶牛养殖小区的环境状况以及奶牛养殖和奶牛养殖环境的几个误区。
部分奶牛小区养殖环境令人担忧
张计朝说,几十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基层,十几个养殖场是我工作流动的地点,一年四季服务其中。对奶牛小区的环境状况多有了解,有些小区牧场,在全年的12个月当中,大概只有4个多月的时间是比较干净的。每年的春季,尤其是从惊蛰开始,农民种菜整地、种红薯需要牛粪,沼气池开春要添加牛粪,农民的大小车辆到奶牛场拉粪,才把小区七八个月积累的牛粪清理一空,这是全年中奶牛场最干净的时期。许多地区的奶牛场只有粪水沟没有渗水池,奶牛的粪尿和冲洗乳房洗涮挤奶机产生的污水,只能徘徊在小区的粪水沟里,污水最终没有合理的去处。靠自然蒸发消除,天气干燥时问题不大,只要是连续阴天,奶牛场就变得泥泞不堪。有些小区经营者无视运动场的环境,把运动场既当成奶牛自由活动的场所,又当成贮粪场利用,奶牛所产生粪便都集中堆在运动场里,原本就不太宽绰的运动场就更显狭小,从每年的6月下旬开始,运动场的牛粪一天天积累加厚,到10月灾后,运动场的牛粪足有半尺多深,只要是遇到了下雨或阴天,运动场的粪尿和泥土搅和在一起有一尺多深,奶牛行走都难以出踢。前面的几点还可以在细节上进行改进,一但遇到混凝土硬化了的运动场那就更糟糕了,连续的阴雨加上奶牛不断走动踩踏把运动场存积的粪便淌成了粪粥,奶牛出入牛棚造成牛棚环境恶化。
棚内食槽上牛与牛的间隔太近、(只有85厘米)奶牛在进食时牛与牛的肚腹挨着,没有空隙,在炎热的夏季、遇到狂风暴雨恶劣天气,为了躲避风雹灾害,有人曾经试着,把奶牛拴在牛棚食槽上就地休息,但是因牛槽间距太近,奶牛站着吃草还有些拥挤,怎么能卧下休息,高密度饲养加剧了小区环境的恶化。奶牛运动场周边既没有绿化也没有遮阴。夏季,强烈的阳光把水泥硬化了的运动场晒得滚烫,由于缺少绿色植物,整个奶牛场区形成了干燥炙热的小气候。奶牛在干热的环境中无处存身,奶牛养殖区内,只有牛棚才是奶牛纳凉的地方。而部分小区建造的牛棚和运动场是隔离开的,奶牛的饲喂在牛棚里,饮水在运动场里,奶牛只要是进到牛棚就得用绳子拴住,固定在各自的槽位上进食。饮水槽安置在运动场里,早晨奶牛在槽上吃完草料后,就赶到运动场去喝水休息,再不能随意地返回牛棚。许多奶农们习惯在早上奶牛下槽时就把中午所饲喂的草料拌好后提前加入牛槽,那就只能是到了饲喂的时间才能让奶牛回到牛棚,因此在光照强烈的5、6月份奶牛也只得挨到中午才能进棚,只有在进食时才有纳凉的机会。
恶劣环境条件带来的后果
张计朝认为,肮脏的奶牛生存环境,使奶牛的肢蹄长时间浸泡在粪尿中,奶牛的身体肮脏不堪,乳房时常被细菌侵袭,每年的8、9、10月份,是这些奶牛养殖场乳房炎、蹄病的高发期。因用药治疗,不少药残的牛奶必然废弃,治疗一个疗程一般需要3天,再加上停药后7天的休药期,最少也得10天,每天按25千克牛奶算,一个中产奶牛要损失250千克牛奶。多数的奶牛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才有可能恢复。一般治愈一头奶牛的乳房炎就要损失300千克多牛奶。不少奶牛花了医药费也没有治愈,还是被迫淘汰。奶牛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因为环境肮脏所导致奶牛的疾病增多,使用药物治疗的因素必然增加,难以根除原料奶中的药物残留,威胁原料奶质量的因素依然存在。
□本报实习记者 温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