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霉菌危害鸡群的七个方面
时间:2015-09-01 00:50:25来源:作者:[标签:作者]

文章摘要: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菌毒素除导致动物急性中毒和死亡外,更重要的是产生不易被发现的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生长受阻、生产性能和抗病力降低等慢性症状,而且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1.肉鸡生长缓慢,采食慢,腿爪颜色发浅、发白,色素沉积不良。后期采食慢,不涨料,料肉比急剧增高。


2.蛋鸡产蛋下降,蛋壳变白,用输卵管炎、病毒药物无效果。


3.腹泻,饲料便,使用大量肠炎、球虫药物无效,严重影响饲料报酬。


4.肠炎、球虫反复发病,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不敢停药,药费增高。


5.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后,体内的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滴度,后期易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很多抗病毒药物越用效果越差,后期鸡群群死亡率大大提高。


6.鸡群出现肝肾问题,严重出现花斑肾,剖检外观很像肾传支。


7.鸡群出现勾料现象,不敢采食大的饲料颗粒,只采食较细的颗粒和料末。有些技术人员一看到“勾料”就认为是小肠球虫,但剖检也看不到明显的球虫症状,小肠球虫药用了几个疗程也不见好。


霉菌毒素概述: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霉菌毒素中毒是因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它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失。


目前已知能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有150余种,霉菌毒素约有300多种。其中在饲料卫生上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大部分来源于曲霉菌属(Aspersilus)、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菌属(Penieilliun)。由于霉菌生长有一定的地域性,导致不同区域占优势的霉菌毒素种类有所不同。在我国,饲料中主要存在这些霉菌所产生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T-2毒素、伏马毒素等多种霉菌毒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调查表明,每年全世界有25%的粮食作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因而,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己成为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有报道,2012年上半年我国的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烟曲霉毒素这 3种霉菌毒素污染较严重,其中配合饲料超标率达18%以上。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饲料工业有序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我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现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以及现有的霉菌毒素预防和脱毒技术加强了解。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