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如何防止猪注射时发生事故?
时间:2015-09-30 02:09:31来源:作者:[标签:作者]

文章摘要:注射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是,注射时忽略了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亦易造成一些不应有的事故。如由于注射器及注射部位的消毒不严或部位选择失宜,动物乱咬、粪尿污染等致使注射部位发炎和化脓。如果发生发炎,可按炎症及化脓创的疗法处置。如果注射前不注意对患畜的稳妥保定,然后再进行操作,结果牲畜骚动及肌肉强烈收缩

注射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是,注射时忽略了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亦易造成一些不应有的事故。如由于注射器及注射部位的消毒不严或部位选择失宜,动物乱咬、粪尿污染等致使注射部位发炎和化脓。如果发生发炎,可按炎症及化脓创的疗法处置。如果注射前不注意对患畜的稳妥保定,然后再进行操作,结果牲畜骚动及肌肉强烈收缩,或针刺时用力不均,或将针全长刺入组织内,发生针头弯曲和折断,多见于肌肉注射。如发现注射前发现弯针,可另换1根针头再用,不可将弯针扳直再用。万一针头折断了,发现针头还有一点留在皮外,可向下压周围皮肤,当露出针头时,将针头固定好,用器械取出就行了。


若是针头皮外一点也触不到深在时,应予局部麻醉,将皮切开取出。此外,静脉注射时,针头刺入不准确或因动物骚动,易把注射药液漏在血管外的皮下或肌肉内,则皮肤肌肉会立刻肿起,特别是水合氯醛、氯化钙和高渗盐水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药液漏到血管外,容易造成组织发炎和坏死。此时应及时吸回漏到血管外的一部分药液。如果氯化钙漏于皮下,可及时注入10%硫代酸钠或10%硫酸钠10~20毫升,使其变为无刺激性的硫酸钙和氯化钠。外漏于皮下的药液过多时,应及早切开,用高渗液引流,也可用5%硫酸镁或热醋热敷局部,每日4~6次,每次半个小时,使其循环旺盛,缓解疼痛,促进吸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