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普照
群山簇拥的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
拥有37亩水面的百寿塘波光粼粼
鱼塘里立着数百根水泥桩
水泥桩上
斜放着一面面明晃晃
亮闪闪的大镜子
这一面面镜子
就是太阳能薄膜电池
在鱼塘边的现代化控制室里
不时传来嗡嗡的声音
这意味着这台“印钞机”正在为佳派村创造财富
自2017年9月29日佳派村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以来,截至2018年11月29日,已发电140万千瓦时,收入113万元。
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是省定贫困村,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大力帮扶,特别是光伏发电(即“渔光互补”项目),把水产养殖空间利用起来,装上光伏发电板,养鱼发电两不误,年能增收百万元以上,如今村里上上下下都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12月5日,记者一进入佳派村就被鱼塘里一片片光伏板所吸引。此项目是根据佳派村现有产业发展特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扶贫工作队在村集体所有的百寿塘鱼塘建1000K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扶贫发电项目。
据该村扶贫工作人员介绍,“渔光互补”简要概括就是在养殖水域上架设光伏发电板,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模式,既能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又能提高单位鱼塘的收入,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百万元以上。该项目于2017年9月29日并网发电,截至2018年11月29日,已发电140万千瓦时,收入113万元。项目产生的收益主要用于贫困户投资分红、鼓励村内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帮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佳派村有384户共计1873人。村民练秋福是村中的贫困户,由于残疾没法干活,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其妻子在外务工,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开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后,他第一个参股,按照村里给出的补助标准,一年他家约有1.5万元的可观收入,心里高兴坏了,每天都要去鱼塘看一眼光伏板才踏实。
村民余伍英同样是贫困户,其丈夫去世后,家中生活陷入困境,让这个单亲家庭变得更为艰苦。如今驻村工作队给她提供水泥改善了住房环境,还请来技术人员教她养鸡、养猪,现在又有光伏发电的分红,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此外,驻村扶贫工作队还根据村里的各贫困户特点和专长,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为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脱贫,入户与贫困户交流沟通,鼓励他们通过勤俭持家,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发展种养产业或就近就业。据统计,全村脱贫43户124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4904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27.47元,逐步实现了脱贫目标。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