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在外打工多年后,他返乡搞养殖,已拥有资产500多万元
时间:2018-12-22 00:59:25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作者:佚名
陈爱,曾经是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出了名的穷小子,谁又能想到,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珍珠王子”。

  

  1991年,火辣辣的太阳烤炙着大地,田里的农作物全失去了生机,罕见的干旱,让农民的汗水白流了———田地休耕,大批青年无奈地离开家乡到外面谋生。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爱却从外地回到了家乡流沙。他在外面混了好几年也没搞出个明堂来,仍然是一贫如洗;但是他了解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珍珠价高好卖。就是这条信息,让他打道回府,决心在家乡搞个珍珠养殖场。

  

  陈爱的家乡世代农耕,从未有人养过珍珠。村里人听说陈爱这个毛头小子要养珍珠,许多人表示惊讶,更多的是摇头。但他并没有动摇。很快他筹齐了资金,购买了几千只贝苗,在家乡的流沙湾放养。

  

  那时,陈爱每天从早忙到晚,守着这些宝贝苗。时间一晃而过,珠见成熟了,该插核育珠了。插核是育珠的关键一环,这一环抓不好就死贝、出白珠,前功尽弃。

  

  

  

  于是,他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一边帮他管理,一边出高价让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他培育技术。到了收获的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都跑来看陈爱养的珍珠。当他手捧着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之后,陈爱扩大了养殖面积,把整个沙流湾变成了珍珠养殖基地,当年的珍珠收购价1.1万元/公斤,陈爱掘到了第一桶金。

  

  但是,正当陈爱雄心勃勃要再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市场珍珠价格突然大跌,一片阴云笼罩在这个“珍珠村”,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下,陈爱只好把珍珠加工成珍珠项链,运到海南、广州等地销售。几个月过去了,珍珠项链仍然没有卖出去。

  

  

  

  那年,正好广州在举办珠宝博览会。打听到这个消息,陈爱便带着他的珍珠,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情来到广州。没想到一位外商对他的珍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洽谈,双方达成购销协议。

  

  就是这个协议,不仅树立了陈爱自己的品牌———爱珠珍珠,而且这个品牌让“中国珍珠第一村”名扬海内外。之后,陈爱一鼓作气,与他人合作办起了珍珠项链加工厂,珍珠饰品比卖珍珠的利润高出好几倍。

  

  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中,陈爱经过反复比较,他引进了日本的加工技术,先进的技术立竿见影,降低了成本,收入大增。现在,他已拥有资产500多万元。公司已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服务销售网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