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对宁海县强蛟镇水产养殖业造成不利影响。连日来,该镇海水养殖户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应对工作,该镇农办也联合县水产技术部门指导养殖户科学做好自救措施,努力降低渔业灾害损失。
记者来到碧波万顷的的宁海湾海水养殖基地,当地养殖户金昌伟正站在自己的鱼排上,对各个网箱进行巡视检查,注意观察鱼儿有没有浮头缺氧的现象。金昌伟告诉记者,没有想到今年阴雨持续时间这么长,由于长时间水温在6℃以下,鱼类重又进入越冬状态,几乎停止进食,生长速度受到明显影响。同时,也影响鱼类繁殖生产,发病率高,出现死亡。
目前,强蛟镇现有海水网箱养殖6000余个,年产值2.8亿元,是该镇渔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记者看到,宁海湾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有大黄鱼、鲈鱼、美国红鱼、铜盆鱼、石斑鱼等,大多属于名优品种,经济价值较高,因此一旦遭遇灾情,损失也大。
据水产专家介绍,海水养殖对水温要求比较高,当水温低于6℃,大黄鱼、石斑鱼等鱼种就会有被冻伤冻死的危险。导致鱼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低温缺氧、缺乏日照、水质恶化,所以要密切注意溶氧和鱼活动变化情况,如果发现鱼类出现浮头的现象,则应适当减小网箱放养密度,采取充气增氧、注水增氧、循环水增氧等增氧换水措施,改善水质,以免鱼类大批死亡。同时,及时清理受灾网箱,做好常规消毒处理,避免鱼病全面蔓延,遭受更大损失。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