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马口鱼,俗名花杈鱼,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产于南盘江、元江、沧江等水域。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眼中等大。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雄鱼在生殖期出现“婚装”,头部、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口角具1对短须。眼较小,鳞细密,侧线在胸鳍上方显着下弯,沿体侧下部向后延伸,于臀鳍之后逐渐回升到尾柄中部。背鳍短小,起点位于体中央稍后,且后于腹鳍起点;胸鳍长,腹鳍短小,臀鳍发达,可伸达尾鳍基,尾鳍深叉;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生殖期雄鱼头下侧、胸腹鳍及腹部均呈橙红色。
马口鱼体重一般约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见,为小型鱼类,成鱼体长仅100~200毫米。体延长,侧扁,口大,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两侧凹陷,恰与上颌相吻合;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臀鳍条显着延长,吻部、胸鳍和臀鳍上具有发达的追星。
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为肉食性鱼类,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小型淡水鱼类;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它们通常集群活动,性凶猛、以昆虫、小鱼等为食,幼鱼嗜食浮游生物。
顺昌县2018年水产良种“马口鱼”人工繁育取得良好成效,不但可以解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广大渔业企业和养殖户渔业养殖生产的信心和积极性,成为他们养殖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优化顺昌县水产业养殖品种结构和产业升级,提升渔业经济效益,保护天然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文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