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栽培,因大棚内环境条件所限,果实采收期前叶片质量较差,叶光合能力较低,加之果实产量较高,很容易造成植株养分枯竭、植株枯死,因此必须加强花果管理,合理负载,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
(1)提高坐果率。提高坐果率技术措施主要有:花前10天开始,晴天中午天天放风,使花器官尽早经受锻炼,接受一定的直射光照射,提高花芽发育质量;人工授粉,授粉从开花到花开后的第三天均可进行,但以当天授粉最好;放蜂授粉,盛花期喷50毫克/升GA3或稀土微肥(丰收王)300倍液,可有效地提高坐果率;花后10天左右,及时对新梢摘心,防止新梢与幼果生长竞争养分,对提高坐果率有显著效果。
(2)疏花蕾。疏花蕾应掌握疏晚花、弱花,疏发育枝上花的原则。
(3)疏果。疏果应在果实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程度视全株坐果情况而定,一般一个花束状短果枝留3~4个果,最多4~5个果。疏果时应注意疏小果、弱果,留水平或朝上方向的果实。
(4)促进果实膨大和着色。花后脱萼前,叶面喷施果树专用肥,如富氏肥霸或氨基酸复合微肥、红果88、丰收王多元复合微肥等,可显著提高叶片质量、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光合速率,促进果实膨大和着色;在果实着色期,摘除遮挡果实阳光的叶片,特别注意摘除遮光的果梢上的叶片,但应注意,果梢上叶片光合产物对第二年花芽形成有影响,故不能摘叶过多;为了提高果实着色,可在果实采前10~15天,树冠下铺反光膜,增加树冠下光线反射,促进果实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