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碰柑栽培技术
时间:2009-12-02 10:39:20来源:作者:李磊
       一、生态条件是获得碰柑丰产优质的关键。 
  1、温度与无霜期是决定碰柑否生存的条件。最适应地区要求年秋温≥7000-8000℃,1月平均温度11-14℃,极端低温-6℃,无霜期290天。适宜地区要求年积温5500-7000℃,1月平均温度8-11℃,极端低温-6℃,无霜期290天。次适宜地区一般年积温≥5000-5500℃,1月平均温度6-8℃,极端低温-6℃,无霜期280天。年有效积温过高则碰柑果实皮厚,风味差;年有效积温过低则碰柑果实酸多,味苦,失去其应有风味;当极端温度低于-6℃则碰柑叶片受冻致死,低于-9℃碰柑1-2年生枝梢受冻致死。 
  2、光照与降水量是影响碰柑品质的因素。只要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光照强度达9000-12000勒克期(米烛光)就能满足碰柑的正常需求,就能生产出质优产品。 
  3、土壤是碰柑生长的根基。要求土层深度大于80厘米,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含氮0.1-0.2%,磷0.15-0.2%,钾2%以上,土壤pH值5.5-6.5,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富含其它多种微量元素。 
  二、栽培措施是碰柑优质,丰产的保证。 
  1、合理整形修剪。碰柑树势旺,直立,春季萌芽率高,成枝率低,夏季萌芽率低,成枝率高。整形修剪必须根据这些特点进行。 
  (1)整形。碰柑定植后,任其自然生长,则会形成几层楼,骨架不牢,冠内萌蔽,这会影响碰柑产量和品质。碰柑定植后,必须当年定干,定干高度30-40厘米,形成3-5个主枝。主枝呈螺旋状均匀向四方分布。随着树冠的扩大逐渐疏去部分主枝,最终保留三个主枝的自然开心形。 
  (2)修剪。碰柑在生产中修剪主要采取短剪,疏剪,回缩等方法,结合抹芽放梢,环割,圈枝,拉枝等辅助措施,达到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目的。一般来说幼树(即定植后到初挂果)主要采用短剪,结合抹芽放梢,拉枝整形,促发分枝,提早结果。初挂果则以剪为主,结合短剪,回缩,环割,拉枝,抹芽放梢等方法,扩大树冠,促进花芽分化,多结果。盛果期树则以短、疏剪为主,结合回缩,达到结果多,延长经济寿命为目的。衰老树则以回缩,短剪为主,促使树体更新复壮。 
  总之,碰柑修剪方法是灵活的,在生产中应用应围绕调节养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应各个季节的需求,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2、防治病虫。碰柑富含糖分,叶小,枝梢密集,直立,易遭受红、黄蜘蛛,锈壁虱,矢尖蚧等病虫害。防治病虫不能随意滥用药剂,造成药物残留,破坏生态。在生产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农业措施。根据碰柑生长特点,应从肥料上着手,多施有机肥,钾肥,搞好平衡施肥,保持土壤湿度,使树体保持健壮,抵御病虫发生,在枝梢新叶幼嫩时多喷叶面肥,促使新梢叶片迅速老化,减少病虫侵染时间,充分利用修剪改善光照通风条件,避免内膛荫蔽,发挥挑治效率,降低虫害基数。 
  (2)应用生物制剂防治。在生产上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是减少药物残留果实上的有效途径。 
  (3)利用土制农药,认真搞好冬季清园工作,降低病虫基数,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冬季熬制石硫合剂,松碱合剂,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全园喷雾1-1.5Be的石硫合剂液,20倍的松碱合剂,可减少红、黄蜘蛛、锈壁虱,矢尖蚧等害虫基数。同时利用石硫合剂渣液兑制石灰等涂干既可防冻又可减少病虫基数。 
  3、改土施肥。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根外补肥是碰柑优质丰产的前提。 
  (1)改良土壤。定植前应进行深翻改土,施足有机底肥。成年果园每年中耕3次,隔年隔年深翻1次,深翻结合压施有机肥。果园内提倡间作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平衡施肥。重点研究碰柑生长结果所需养分与土壤养分流失而人为给予补充。每生产1000公斤鲜果大致需要纯氮4-6公斤,纯磷2-3公斤,纯钾2-5公斤。应考虑施入的化肥被淋溶流失的损失,只有三分之一被果树吸收利用,因此,对666.7m2产2000公斤的碰柑园来说,应需施入尿素48-60公斤,钙镁磷肥肥48-72公斤,硫酸钾18-45公斤。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为2:1:1-2。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