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品种优化:优化品种是提高果实质量的根本,是优质的前提,须选用良种或采取高接换头的方法改接优良品种。
2、抓树势健壮的培养:树健才能获高产,壮树才能出优质果。树势健壮是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标志,也是多营养协调充实的结果,是保证果品优质的关健。
首先,抓配方施肥,要合理增施肥料,通过平衡配方施肥,保证元素协调供应,减少甚至杜绝缺素等生理障碍。二是抓改土养根,“根深才能叶茂,养根才能壮树”;改良土壤,追施有机肥和高效生物肥,才能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三是合理用水,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百分之60至80。10月份后尽量少浇水,浇小水,以免影响上色。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叶片,追施氢基酸复合肥,可促进上色。
3、抓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精心进行果实管理,提倡与推广果实套袋,拆袋后的适当摘叶,必要时辅以转果,铺银色反光膜,以增加着色面积和提高着色度,改善和提高果实外观质量。该项措施是目前生产高档优质果,提高外观质量不可代替的新技术。生产实践证明,果实着色期前一周铺反光膜,10天后摘叶转果,优质果率明显提高。
4、抓疏枝见光:合理修剪,保证光路。依据树特点和栽植密度选择适宜的树形,重点应抓好四季修剪,疏枝透光,使果园群体结构、个体结构、枝量、树高、覆盖度、透光率、冠间距、叶面积指数等在适宜范围内,防止郁闭,以增强叶片光合效能,利于果实的增糖与着色,增进果品质量。
5、抓合理负载:在综合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对平衡的基础上,通过肥水及修剪,尤其通过授粉和疏花疏果,既保证提高平均单产,又要坚决防止结果过多。制定一个合理的产量标准,理论上依据叶果比,实践上可根据干周或距离或果枝类型,限产定果,既保证树体健壮达到高产、稳产,又能保证负荷合理,使果实发育良好,个大质优。实践中,保证有40片大叶留一个果,一般不留双果,多留下垂果、长果枝上的果,不留腋花芽果,少留短果枝、细弱枝上的果。
6、抓病虫残毒:严格用药标准,尽量少用混配农药。坐果10至25天内的幼果为用药敏感期,喷药时不要随意加大药液浓度,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混配药,喷药时雾点要细。若喷波尔多液12小时遇雨要补喷。必须高度重视农药毒性与残毒超标。
7、抓激素调控:主要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和幼果期喷2次150至200倍果形素,能明显地提高果形指数。激素可提高果实硬度、增加耐贮性、增色、增糖、改善果形、提高果实品质,但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是万能的,有一定局限性甚至负面影响,可视情况和目标选择应用,只有在加强综合管理基础上,严格按使用规程应用,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8、抓分期采收,减少碰压损伤:采收是果树栽培中影响质量的最后环节,必须更加关注。依据所测定成熟期、果品用途、销地距离、运输工具等因素确定采收适期。提倡分期采收,严格采收容器和技术操作,避免或减少机械损伤,防止过早或过晚采收。
9、抓果园种草、覆草和埋草:种草、覆草和埋草能明显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种草还能吸收过剩的氮素和水分,促进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