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为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因其果实色型与草莓相似,但长在树上,故名树莓。树莓鲜果晶莹剔透,柔嫩多汁,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特殊浓郁的芳香味,是当今风靡欧美、深
受人们欢迎和青睐的高营养新兴水果。树莓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果冻、果酱、果酒及饮料等,均为上乘食品,具有抑制癌细胞和抗心血管病的功效。一般当年栽植当年即可挂果,第二年可进入丰产期,丰
产期长达25年以上,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500—2000公斤。目前市场售价每公斤25元左右,超级市场精包装每公斤售价达140元。树莓分蘖力强,栽植第二年后每株每年可分蘖新苗10- 30株,可
快速治理荒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极高的小灌木果树品种。
树莓适应性广,各地均可栽培,对土质无特殊要求,栽培管理技术简单,病虫害少。它不仅克服了普通草莓甜度不够、易沾沙土污物等缺陷,而且避免了种草莓需年年繁苗再种的麻烦,形似草莓却胜于草莓。现
已被国家26个部委在西安杨凌共同举办的中国最高级别的“农高会”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其主要种植管理技术如下:
1.建园 树莓园应尽量建在土质肥沃、湿度适宜而温暖的地点,土壤以沙壤土为宜。建园前应施肥深耕,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深耕25-30厘米。
2.栽植时间 树莓春栽或秋栽均可。春栽以春季土壤解冻后苗木萌发前为宜,秋栽则在树莓苗成熟木质牝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栽前枝条剪留15—20厘米,并将根部浸水12—24小时,以利成活。每
坑内栽苗2-3株,以便较早形成丰产株丛。
3.栽植方式 树莓一般采用带状法或单丛法栽植,行向以南北向为宜。红树莓等发根蘖多的品种多采用带状栽植法,株行距为0.8米x2.5米,每667平方米可栽330个株丛。不
发根蘖的黑树莓或其他发根蘖少的品种,宜采用单丛法栽植,株行距为0.8米XL5米,每667平方米可栽 550个株丛。
4。整形修剪 一般每年进行2-3次。第1次在早春(北方在解除防寒物后)进行,剪去2年生枝顶端的干枯部分,同时从基部疏除过密枝、病虫枝、破伤枝,每株丛内保留7—8个发育健壮的枝条。第
2次在5月中旬进行,将距地面30厘米以内的侧枝保留3—5片叶全部短截。第3次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将结果后的枝条从基部疏除,并疏除过密的根蘖及病虫枝,每株丛保留10—12个健壮基生枝。
5.枝条引缚 一般采用扇形篱架引缚法,即在行内每隔5—10米立一高广5米左右的支柱,在其上拉两层铁丝,上层固定在支柱顶端,下层距地面1米,当枝条长到1.5米时呈扇形引缚在铁丝架上。枝
条引缚可以使树莓避免因枝条触地而污染果实,既方便土肥水及采收等管理,又可以使枝条分布均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树莓由平面结果转为立体结果,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6.施肥浇水 基肥可于秋后(北方可结合越冬防寒)进行,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并加入磷肥50公斤,碳铵50公斤。追肥分2次进行,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并
加入磷肥 50公斤,碳铵50公斤。追肥分2次进行,第1次在开花后,第2次在果实发育及新梢旺盛生长期,每667平方米施碳铵30— 50公斤。7月上、中旬连续喷3次叶面肥,将0.3%尿素和0.3%磷
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洒在叶面上。
树莓喜水但不耐涝,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浇水量要少,润透根系分布层即可。特别是芽萌动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封冻前不能缺水。每次浇水后或雨后都应及时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雨
季应注意排水。
7.果实采收 树莓浆果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期采收,并根据不同用途采用不同方式采收。供鲜食的需带花托和果柄采收,供加工用的则可不带花托和果柄采收。早晨有露水及雨天不宜采收,以防霉 烂。
8.培土防寒 在北方严寒地区,要在冬初土壤结冻前将枝条按倒在地,覆土5- 10厘米,将枝条全部埋严以利越冬。到次年地表以下10厘米处地温稳定在4-6~C时再行撤土上架。(湖北
刘谦)(本刊读者服务部可供红树莓和黑树莓种苗,苗价8元/株,每个品种10株起邮;50株以上, 7.5元/株;100株以上,7元/株。寄苗时可以免费加送30%的苗木,即邮购10株可得 13株,邮
购100株可得130株,依此类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