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二届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暨西南区油菜协作网学术交流会在金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以及广西油菜科研单位、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岗位、试验站的专家、学者将在为期两天的交流会上分享成果、介绍经验、寻求合作、关注抗旱。
会议邀请世界着名油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院士作有关“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学术报告,总结介绍国内外有关油菜杂种优势的科学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傅院士对西南旱区油菜科研人员在抗旱上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大旱之时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希望能借机选育出好的抗(耐)旱种质资源,在应对灾害性天气减灾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及我省油料研究所和省油菜研究所等17个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油菜育种、栽培技术、抗病、基因生物技术等研究、应用进展情况的学术报告。
针对灾害性气候频发,专家学者探索了油菜抗旱材料筛选与抗旱评价体系建立及应对灾害性天气油菜减灾技术措施和相关科研进展情况等,有专家提出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芥蓝型油菜杂交,或许是目前创造甘蓝型抗(耐)旱油菜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杨春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