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萍乡人南繁育种不断改进和创新
时间:2010-04-21 08:46:18来源:作者:王溧

  三亚有着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是制种的宝地,自然也就吸引无数的南繁育种人。有一群来自江西萍乡的南繁育种人,35年如一日扎根三亚,为中国的杂交水稻的研制付出了辛勤汗水,为中国粮食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75年起,萍乡市在三亚市开始了杂交水稻南繁制种。35年来,江西萍乡每年都有数千名育种人忙碌在三亚的田间地头,先后研制出了“萍恢752”、“萍恢141”和“新露A”等杂交水稻新品种,为水稻的增产增收做出了卓越贡献。

  35年来,南繁杂交水稻制种培育和造就了一批南繁制种专家和创业先锋——如全国劳模张理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颜龙安等。数千名制种专业人员南来北往,被誉为“与候鸟同飞的人”,他们在三亚这块宝地上,播种着希望,收获着明天,用他们的纯朴,用他们的执着,创造了一段传奇,谱写了一曲赞歌。

  记者近日在海棠湾镇天涯制种基地、凤凰镇着羊栏桶井制种基地和槟榔制种基地采访时看到,由萍乡市南繁制种队育种的禾苗和秧苗的长势喜人,这标志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据海南安源春蕾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军介绍,35年来,在别人退却时,萍乡育种人站稳了脚根,壮大了南繁育种产业。目前,萍乡市约有6000名农民组成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大军,在“天涯海角”三亚打造出了“南繁种子硅谷”。特别是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几乎每个家庭的男人都在海南安营扎寨育过种,杂交制种也成为排上镇的支柱产业。

  为了做好南繁育种的服务和管理,2009年,萍乡市南繁管理站升格为副县级建制,常驻三亚加强南繁管理,面对面为育种队服务。目前萍乡南繁杂交水稻制种已形成了有对内、有对外,有政府、有民间的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萍乡南繁制种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35年来,萍乡市这支制种大军累计制种面积达118.69万亩,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11亿公斤,为全国粮食增产增收作出很大贡献,目前,杂交水稻制种已成为萍乡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大田种植面积达2.5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25亿公斤,每年为农民工带来务工收入60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转移和致富,为国家粮食增产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颜龙安感叹说:“35年的风风雨雨,35年的孜孜追求,萍乡市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的历程,是品种不断更新、产量不断攀升的进程。”35年来,萍乡市南繁制种产业大军每年培育的品种达200多个,亩产由几十公斤骤增至200多公斤,最高亩产达300多公斤。

  “萍乡市南繁育种大军,是中国第一支专业队伍,也是世界第一支专业队伍。”农业部种植司相关负责人称赞说。

  到目前为止,萍乡市南繁育种面积、范围不断扩大,已从过去的一支自发性制种队伍,发展为一支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育繁推一体化的杂交水稻专业队伍,并一举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的主力军。

  目前,萍乡市南繁制种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制种质量不断提高,如今,他们繁育的水稻种子不仅大批量销往南方籼稻主产省,还打开了国际市场,去年出口量达600吨,创汇20万美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