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天中农业快速发展科技力量成先驱
时间:2010-04-21 08:46:22来源:作者:王溧

  连续6年实现粮食增产,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120亿斤,在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战役中,无数凝聚着科技结晶的小小种子,成就着天中农民收获的喜悦,更凸显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自主培育的驻大麦3号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科技成果,自主培育的芝麻新品种“429”在全国区试中产量第一。一批以强筋优质小麦、饲料玉米、优质花生、高蛋白大豆为主导,以啤酒大麦、优质白芝麻为特色的新品种、新技术相继应用于生产,对我市农业产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从传统农业风光不再的窘境中走来,我市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转化,自主创新的科技之光正以燎原之势照亮着天中农业的前程。

  从优质出口型芝麻新品种驻芝15号中试与示范,到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驻花1号中试与示范,再到自主筹划全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6项,近年来,我市以打造农业自主创新体系为依托,加大农作物育种、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成功建成小麦、大麦、芝麻、花生、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级综合试验站,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其中,我市累计推广种植优质小麦5000多万亩,实现出口75万吨,直接为农民增收10多亿元。我市选育出的驻麦4号、驻麦6号、驻麦7号在河南中南部、安徽西部、湖北北部累计推广种植500多万亩,实现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国审驻豆9715和驻豆5号、6号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大豆主产区推广种植500多万亩,实现社会经济效益1.2亿元。

  正是基于农作物品种的科技优势,我市大力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发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和辐射区,加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推广,提高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增产幅度,西平县被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示范核心区,上蔡、正阳等4个县被定为辐射区,带动了全市粮食产量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和农产品平衡供给提供了科技支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产量的连年攀升,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困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1斤小麦能卖多少钱?目前市场价不足一元,而一旦变成面粉,可以卖到1.5元,再变成挂面、饼干,可以卖到3元。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形成了农产品价值的“递增效应”。

  围绕延伸产业链,我市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种植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扶持一批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快速扩张,催生出了丰盛粮油、正道油业等本土精英企业,也吸引着徐福记食品、众品食业、克明面业等知名企业竞相加入,使我市产粮大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带动了我市农业基地化、规模化发展。

  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我市用一系列强有力的“组合拳”,打出了天中农业发展的新天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