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根据全省各地对棉铃虫一代残虫调查,结合我省棉铃虫长期发生规律、生态条件、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二代棉铃虫在我省永济、临猗、盐湖、万荣等主产棉区偏轻发生;部分非抗虫棉田及茄果类蔬菜田中等发生。程度轻于去年。二代卵盛期:运城、临汾在6月16日~25日,晋中、太原等地在6月28日~7月15日,发生期较历年晚3~5天。全省棉田发生面积70万亩,其他作物田发生260万亩。
二、预报依据
1、一代残虫数量 全省各棉铃虫中心站5月25日前后麦田网捕调查(结果见表1)。永济、盐湖、临猗、万荣、芮城等主产棉县麦田平均亩残虫量均低于近3年均值,且大多低于去年。
2、幼虫发育进度 各地调查(结果见表2),我省南部地区以2~3龄幼虫为主,其它地区以1~2龄幼虫为主。幼虫发育进度较历年推迟3~5天。
表1 一代棉铃虫残虫调查比较表
地点
项目
芮城
永济
盐湖
临猗
万荣
临汾
汾阳
2010年麦田残虫(头/亩)
48.3
12.6
9.9
2.3
4
8
8
2009年麦田残虫(头/亩)
27.8
39.3
13.4
40
12
0
70
2008年麦田残虫(头/亩)
58.7
32.9
13.8
45.3
18
12
38
与近3年平均值比较(%)
-7.4
-57.0
-21.4
-93.8
-60.0
-16.7
-84.4
表2 一代棉铃虫幼虫发育进度
地点
调查
日期
各龄幼虫所占百分率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6龄
芮城
永济
临猗
盐湖
汾阳
临汾
5/28
5/19
5/31
5/25
5/30
5/25
4
5.4
0
0
75
0
18.4
21.3
50
45.1
25
0
68.5
32.4
0
38.2
8.6
75
10.5
26.3
33.3
12.1
0
25
2.6
14.6
16.7
4.6
0
0
0
0
0
0
0
0
3、气象条件 据省气象台预报, 6至7月份,全省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6月份降水,除西北部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偏多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2~3成;7月份降水,大同、朔州、吕梁三市局部和临汾市大部偏少1成左右,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多2~3成。气象条件对二代棉铃虫发生较有利。
4、生态条件 目前棉花大多长势良好,有利于棉铃虫危害;作物的多样化,使棉铃虫取食范围扩大,食物链延长;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对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仍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由于抗虫棉品种多、乱、杂,可造成二代棉铃虫在部分抗虫性较差棉田加重危害。
三、防治建议
1、植保部门要在及时掌握棉田棉铃虫发生动态的同时,特别注意其它作物田棉铃虫的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短期预报,及时指导群众开展防治。并注重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
2、对达防治指标棉田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如高效氯氰菊酯、丙溴磷、氰戊.辛硫磷等进行喷雾防治。在抗虫棉田严禁使用Bt类杀虫剂。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