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气候异常,致使金川区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高于往年。目前,根据宁远堡镇新安村啤酒大麦、玉米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预计今年金川区农作物病虫害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为打好全年农作物病虫害仗,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运用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增收。
一、小麦蚜虫:麦蚜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虫害。当小麦抽穗后,蚜虫主要群集在小麦叶片、茎秆及穗部,吸取汁液。当虫口密集时,造成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麦穗部被害后,造成籽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损失很大,严重地块减产可达30%。因此要及时做好小麦蚜虫的防治工作。
田间防治方法:当有蚜穗率15%以上,当百株蚜量达到800-1000头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立即用药防治。每亩可选5%利虫净25-30毫升或10%蚜虱净粉剂
二、大麦条纹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茎上也偶有发生。发病时在麦苗的第1、2片幼叶上出现淡黄色的斑点或短条纹,随着叶片的生长,病斑扩展,至分蘖期症状更加明显,从叶片基部到叶尖连成条纹状黄白色的病斑,后变褐色,最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叶片逐渐破裂干枯。
田间防治方法:用25%的多菌灵
三、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它以幼虫茎为害,谷类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输送,同时易遭风折,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在玉米穗期还常蛀食穗轴,咬食花丝及籽粒,引志籽粒霉烂。发生严重地区玉米减产20—30%。
田间防治方法:根据玉米螟的生活史可在7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8月上旬成虫羽化时进行防治。用螟蛉速杀混氧化氰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0%敌敌畏稀释500倍液装入小口瓶在花丝及叶腋间滴灌,熏杀幼虫。
四、玉米红蜘蛛:玉米红蜘蛛以雌蟎在杂草根部或土缝中越冬,翌年早春蛰后,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待作物出衙,陆续转到作物上危害。
田间防治方法:将玉米红蜘蛛控制在扩散前的点片发生阶段。喷雾重点为中下部叶片,可选用1.8%阿维菌素类农药2000倍液。喇叭口期结合追肥埋施5%涕灭威颗粒剂。
五、玉米瘤黑粉病:该病在该区玉米产区普遍发生,为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全生育期任何地上部分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叶片受害常出现成串排列的病瘤,雄穗受害时,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病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形成病瘤,严重时全穗形成大的病瘤。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可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
田间防治方法:用种子量0.2~0.3%的粉锈宁或福美双拌种。玉米出苗前地表喷施除锈剂;抽雄前喷50%多菌灵或福美双1~2次,预防病害发生。
六、玉米叶斑病:该区玉米叶斑病主要以玉米小斑病、玉米打斑病、玉米灰斑病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
田间防治方法:药剂防治时期,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发展和为害特点,在药剂防治上主要在玉米大喇叭期、抽雄穗期和灌浆初期等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主要选用的药剂:75%百菌清、50%退菌特、25%敌离脱、50%或80%多菌灵、80%代森锰锌粉剂等药剂喷雾,每次用药间隔7—10天,连续用药2—3次。
七、辣椒疫病:幼苗发病,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软腐,病部暗绿色,易倒伏。叶片发病,病斑暗绿色圆形,并迅速扩大,湿度大时叶片软腐,易脱落,可见白色霉层。病斑干后呈淡竭色。茎部受害,成黑色条斑,易从病处倒折。果实蒂部被害,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干后成淡褐色、枯缩,潮湿时病果上密生白色絮状霉层。
田间防治方法:辣椒疫病在田间表现出明显的发病中心或中心病株,应及时防治或拔除中心病株,在发病中心周围用硫酸铜等药剂进行隔离。发病初期,用72%霜霉疫净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与浇灌病株根部并举,同时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根腐灵300倍液灌根。喷雾灌根后可用用72%霜霉疫净、72.2%普力克、硫酸铜配置成药土覆在土表根茎周围进行防治。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