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酷暑,正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病虫害最多的时候。顺义龙湾屯的田间多了180万只螳螂,别小看这些昆虫,一只螳螂一天可以吃掉200只蚜虫,有了它们,龙湾屯8500亩地不用施放一滴农药。
龙湾屯镇安利隆山庄的人工繁育车间是这些螳螂的产地,
田间的螳螂,很难被人发现,因为它们都有保护色,并且喜欢藏在植物叶片下面,既保护自己,又容易发现猎物。在一株西红柿秧苗的叶面下,我们发现了一只正在工作的螳螂,它举着前足一对大大的“钳子”,慢慢接近一只蚜虫,出其不意下手,短短数秒时间,蚜虫已经成了螳螂的美餐。
一直到9月份,螳螂将一直勤勉地工作。他们短暂的三个月生命中可以消灭成千上万只害虫,哪怕就是比它个头还大的蝗虫,也可以一天消灭一只。螳螂可以捕食40余种害虫,包括蝇、蚊、蛾、蚜虫等小型昆虫和蝉、飞蝗等大型昆虫,是名副其实的害虫“天敌”。
利用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方法。据这里的技术人员介绍,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田间已经很难见到大量自然生长的螳螂、瓢虫等益虫。此外,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直接危及农产品安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能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
从去年开始,龙湾屯镇在科研单位指导下开展螳螂杀虫生物防治研究。连续两年,试验区里种植的小麦和果树完全不施化肥、不喷除草剂、不喷化学农药,利用害虫的天敌瓢虫、螳螂将农作物害虫全部捕食干净。小麦亩产800斤,桃树亩产6500斤,全部达到了有机食品的检测标准。
试验区8500亩农田一眼望不到边,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如今在麦地和果园里,经常能见到随意觅食的野鸡、野兔,这里的生态环境已初步获得改善。据介绍,采用这种生物防治的办法,二至三年时间可以使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得到降解。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