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永修县燕坊镇草莓种植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
时间:2011-11-03 14:15:00来源:永修县燕坊镇人民政府作者:唐启强
    燕坊镇位于永修县北部,105国道、永武高速贯穿境内,是一个以红壤丘陵为主的乡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乡镇。燕坊镇因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冬季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较大风力等天然优势,自1997年岭上村杨家组村民从浙江引进草莓种植业以来,于2000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农户种植草莓的热情空前高涨,全镇30%以上的农户都或多或少的参与种植草莓,草莓种植业也一度成为了全镇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燕坊镇也成为全省最大的反季节草莓生产基地,被称之为“草莓之乡”,燕坊镇也为此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特色农业发展先进集体,发展草莓产业已成镇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05年燕坊草莓种植面积下滑至极点,农户积极性骤减。但近年来,农户种植草莓积极性明显提高,热情空前高涨。纵观14年,燕坊镇草莓产业经历了兴盛-衰退-兴盛的历史阶段,其发展态势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种植区技术专业化。草莓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技术要求很高,需要种植专业化。自1997年引入燕坊镇以来,草莓种植业经历了14年的兴与衰。刚引进时,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病害较少,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农户一般都是以种植棉花、水稻等为主,兼顾种植草莓。经过若干年种植后,土壤肥力下降,病毒、病菌含量增多,不再有利于种植草莓,外加上草莓品种的退化,草莓越来越难种,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才能种植好草莓,因此兼顾种植草莓的农户逐渐减少,专业化种植草莓的农户反而逐渐增多。以燕坊镇岭上村洲上组、杨家组为例,1997年-2005年间,平均每年都有65%的农户边种植水稻、边种植草莓,2007年农户开始尝试专业化种植草莓,目前专业化越来越强,2009年专业种植户为14户,兼顾种植户为5户,到2011年专业种植户突然增加到60户,兼顾种植户5户。
    二、种植区毗邻市场化。草莓作为一种绿色水果,具有保鲜时间短、极易变质等缺陷,不利于长途运输,需要种植毗邻市场化。自1997年引入燕坊镇时,100%的种植户都在本土种植,冬季运到九江、武汉等大城市销售,运输成本大,而且缺乏专业的销售团队,春季夏初只能销售永修、德安、共青等就近县城,造成销路窄、销售量小,价格便宜,损坏率高,利润低,难以扩大生产规模。2004年草莓种植面积陡增,供过于求,利润巨降,从而促使部分农户开始积极探索改变困境的方法,大胆开辟新的种植区:最早的是2005年杨家组村民开辟了南昌市安义县专业种植区,由于相对毗邻市场,利润相对较高;然后是2009年部分农户尝试在虬津-艾城国道沿线种植,由于车流量大,更靠近市场,利润更大,平均每亩草莓可赚2-3万元,平均每个种植户都有10万余元的纯收入,从而推动了更多的农户去开辟新的种植区,到2011年形成了虬津-艾城、九江-星子温泉、江上-易家河、南昌向塘-莲塘等4个草莓种植区。
    三、种植区产业规模化。草莓种植业作为一种产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化。自1997年被引入燕坊镇时,主要是以个体家庭分散化种植为主,未形成规模化,2003年草莓产业落入了低谷,陷入了“马太效应”,越来越少农户种植草莓。2005年岭上村杨家组3个农户开始开辟新的草莓种植区,尽管相对毗邻市场,但规模不大,利润增加相对较少。2009年岭上村杨家组、洲上、越山八咀组7户农户尝试到虬津-艾城国道沿线种植草莓,到2010年规模化,利润相当可观。因而巨大的利润驱使着更多的农户种植草莓,到2011年虬津-艾城国道沿线的种植规模扩大的同时,南昌向塘-莲塘出现了新的集聚点,共有24户专业户,种植面积达到240余亩。
    四、种植区农户单一化。草莓种植业做为一种产业,市场需求大,利润大,可以带动农户发家致富,需要全镇不同类型的农户参与种植。自1997年被引入燕坊镇时,各村都有农户会不同程度的种植草莓,可谓“举全镇之力,造草莓之乡”,后来因草莓种植技术要求的提高、经济危机频发、冰雪等极端气候频繁等多方面因素,草莓种植户越来越少,而且农户籍贯越来越单一,仅为浙江移民。以岭上、越山两村为例,1997-2004年期间,种植草莓的农户中浙江移民的比率是70%,2010年为97%,2011年为100%,仅为越山的八咀组、岭上的杨家组和洲上组等3个组的农户,亲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种植区投资风险化。草莓作为一种产业,有赢有亏,存在风险。自1997年被引入燕坊镇时,农户以种植棉花、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主,兼顾种植草莓,种植面积不大,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小,因此农户种植草莓的风险系数也相对较小。自2007年专业化种植以来,单个农户的种植面积相对大了几倍,投入的成本也相对多了数倍,一般都是种植7-10亩/户,以平均成本1万/亩计算,每户农民投入的成本大概是7-10万。进入2000年以来,极端气候越来越明显,经济危机越演越烈,同时农户远离家乡受到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农户专业种植草莓的风险系数也越来越大。以2008年为例,经济危机和南方冰雪灾害双重危害对燕坊镇草莓产业的创伤很大,种植户亏本现象严重。
    燕坊镇草莓种植业作为一种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必然会促进燕坊镇的草莓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户发家致富。但是单一化、风险化必然会阻碍了草莓种植业的崛起,阻碍全镇村民共同富裕。为了更好的发挥燕坊镇草莓种植业的优势,推动草莓种植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品牌效益,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做贡献,结合燕坊镇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提升政策优势。草莓种植业作为一种产业,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为了弱化燕坊镇草莓种植业的亲缘化、单一化现象,降低风险,营造全镇农户积极种植草莓的浓厚气氛,需要镇党委、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积极提倡并鼓励全镇农户参与种植草莓,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村、小组三级干部的能动性,包村包户,积极引导全镇居民种植草莓,提升燕坊镇草莓产业的优势度。
    二、提升品牌优势。草莓作为一种产业,作为一种商品,作为一种绿色水果,需要加大宣传,打造品牌效应。一是广泛借助报纸、电视等媒体传播草莓营养价值高、无公害等优点,提高草莓市场认可度。二是积极打造“草莓之乡”的美誉,借助媒体的影响力,造声造势,提高燕坊镇“草莓之乡”的知名度。
    三、提升经营优势。草莓种植业作为一种产业,一种经济作物,具有难运输、储存的特点,需要毗邻市场,打造“公司+基地+农户”和“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永武高速全线开通,并在燕坊镇开辟了出口,对于燕坊镇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应积极抓住。永武高速的建设、开通改变了燕坊镇的区位条件,提升了105国道沿线的土地价值,加剧了镇内土地的极差地租,同时必定会减小艾城-虬津沿线的车流量,弱化草莓种植区的区位优势,市场相对减小,未来三年内草莓业种植区必定会转移,为了更好的承接种植区的转移,需要打造新的草莓种植区。燕坊镇需要积极推进“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加紧规划,积极打造镇内105国道-永武高速路口沿线的草莓种植区,临近村组的村内草莓种植区。
    四、提升技术优势。草莓种植业作为一种专业化产业,技术性很强,为了降低风险,推进草莓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需要在技术上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出资,组织草莓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二是技术职能部门对口跟踪技术指导;三是政府牵头聘请技师对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培训;四是政府组织收集相关产业技术资料,及时免费送到产业大户手中。五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推进无公害标注化进程。六是引进保鲜与深加工技术,拓展草莓销售渠道。
    五、提升规模优势。草莓种植业作为一种产业,具有很大的利润,为了发挥规模效益、集聚效应,做大做强燕坊镇草莓产业,镇党委、政府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现代化草莓产业基地。虬津-艾城、南昌向塘-莲塘草莓种植区属于燕坊镇最主要的草莓种植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全部是岭上村杨家组、洲上组和越山村八咀组农户,越山村八咀组、岭上村杨家组是我镇重要的新农村示范村,应该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大对现代农业投入,重点培植2个草莓种植区,做大做强,形成更大规模的草莓产业区,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其它种植区的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农户获得更大的利润。(唐启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