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常熟:标准化种植水稻每亩增效220元
时间:2011-11-29 17:29:41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
  种田大户沈奎元承包的280亩水稻今年喜获丰收。“按照田娘公司的标准化体系种植,每亩相比以前增收200多元。”沈奎元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前不久,本市国家级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由区内龙头企业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示范区核心区域1.2万亩水稻均获丰收,亩均新增效益220元。“更重要的是,有了水稻从选种到收购仓储的一整套标准化流程规范,辐射区域可以进一步扩大,最终受益的还是农民。”田娘公司总经理王强告诉记者。
  田娘公司是国内专业处理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的科技企业,年产有机肥料5万吨。为了解决肥料的销路,公司流转租赁土地进行水稻种植,目前基地规模已有6800亩,分别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尽管这些认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标准化工作,但是在种植规模扩大以后,如何实现从品种选育到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最终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统一,还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来执行。”王强说。从2009年起,在常熟质监局和市农委的帮助下,田娘开始实施国家级优质水稻示范区项目建设。
  两年来,以古里镇坞坵村、紫芙社区和康博村为核心的1.2万亩示范区共投入6000多万元,重点进行了基础设施、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建设,涉及农户1500户。田娘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职业农民”的模式,逐步连片开发,辐射周边10万亩。示范区根据市场需求将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有机大米种植区、绿色大米种植区和无公害大米种植区三块,根据不同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搜集整理验证实施与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和无公害大米生产有关的种子、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使用法则、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稻米收购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市地方标准。根据区内实际生产情况,示范区通过与各专业技术学院和农口部门合作,制订修订了9项企业技术标准,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纳入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建立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及农业工作的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在每个示范点上还相应建立了水稻生产档案登记制度,统一生产资料使用、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建立详尽的生产销售台账记录,专人巡查监督,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在创建示范区期间,质监部门和农委每年都要在古里镇举办水稻标准化生产管理、高产高效病虫防治等技术培训,累计培训680多人次,提升了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市财政每年补助示范区8万元工作经费助推建设。
  目前,示范区内注册的“田娘”“白禾”两个大米品牌,分别获得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并获苏州名牌产品称号。王强告诉记者,田娘牌大米在市场上的售价比普通大米每公斤要高出2至6元,市场反响良好。“由于品牌大米品质优、口感好,种植效益高,让农户看到了增收希望,现在他们纷纷加盟田娘、坞坵两个米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种植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这样反过来又进一步打响了品牌。”
  两年来,通过国家优质水稻示范区建设,1.2万亩核心区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亩均新增效益220元,全市10万亩辐射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后,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850万元。王强现在与周边海虞等乡镇洽谈合作,希望把田娘品牌在全市推广,如今有了标准化体系,这种合作有了更为光明的前景。事实上,“田娘”品牌通过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已经成功登陆东北。2010年初,田娘公司北上佳木斯,成立了富锦市田娘水稻专业合作社,以优质有机肥料及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为基础建立了田娘优质东北大米基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