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白菜霜霉病与软腐病的区别防治
时间:2012-08-13 15:32:05来源:作者:
    白菜的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霜霉菌侵染引起,白菜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以叶片发病为主。茎、花及种荚也能受害。感病以后叶正面产生水渍状褪绿斑,后发展为黄褐色,由于病斑扩大常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稀疏的霉层,病斑连片时,常造成白菜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响白菜包心。低温多雨、温度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露水大易发生霜霉,而霜霉病在冬季至早春的低温阶段也极易发生,往往在早期发病时出现不结球现象。
    软腐病在白菜包心期至贮藏期发生。危害病菌为欧氏杆菌属细菌,主要随同病株和病残体在土壤、堆肥、菜窖或留种株上越冬,也可在黄条跳甲等虫体内越冬。借助昆虫、灌溉水及风雨冲溅,从植株伤口侵入,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使寄主细胞离散。由于病菌寄主广泛,可在土中寄居积存,所以能从春到秋、在田间各种蔬菜上传染繁殖,不断危害,最后传到甘蓝类、白菜和萝卜等秋菜上。包心期被害时,发病初外叶在晴天呈萎蔫状下垂,而阴天或早晚均能恢复正常状态。随着病害不断加重,植株逐渐失去恢复能力而使整个或大部分叶片青枯。菜帮基部、茎基部或根上部先产生水渍状病斑,淡灰黄色,植物组织粘稠湿腐,成烂泥状,有恶臭味,病斑向上、下、左、右扩展蔓延,造成茎基和根、叶柄腐烂。
    白菜的霜霉病和软腐病外在表现相类似,其主要区别是白菜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发病后外叶萎蔫,菜心在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尚能恢复,几天后植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髓组织腐烂,可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后植株倒地腐烂。而白菜的霜霉病则是幼苗受害时,晴天的早晨很容易看到在叶子背面长有白色的霉层,严重时,苗变黄枯死。成株期被害,叶子正面初期产生水渍状浅绿色的斑点,后来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变成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的病斑,潮湿时,叶子背面生有白色的霉层,所以农民叫白霉病。严重时,病斑迅速发展连成片,致使叶片枯黄干死。在采种株上,除为害叶片外,还可为害花梗、花器和种荚。受害的花梗呈肥肿弯曲;受害花器呈肥大和畸形,花瓣变绿色,受害种荚呈浅黄色,上有白霉,种荚瘦小,结实不良或不结实。
    预防白菜的霜霉病和软腐病都应该做到合理灌水施肥,深耕晒土,施足底肥,分期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中耕,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增强抗病性。防治白菜的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发现中心病株时,要立即摘除病叶喷药防治。65%的百菌清600倍液+2000倍液的爱多收或芸薹素或20%二氯异氰尿酸钠1000~15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而白菜的软腐病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植后,在大白菜起座发期至包心始期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井岗霉素水溶剂每袋25克对水50千克或,用200~300倍食醋液隔7~10天喷洒l次,连喷2~3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