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棚室蔬菜上九应用
时间:2012-08-20 15:34:29来源:作者: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多,性质复杂,按照其生理作用可分为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类以及生长延缓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棚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抑制萌动,延长休眠
    洋葱、大蒜收获前叶片开始枯萎时,喷洒浓度为2500毫克/升的青鲜素后再收获,晾干后贮存,能延长休眠至6个月。马铃薯收获前20天喷施浓度为2500毫克/升的青鲜素溶液或收获前7天喷施浓度为15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都有延长贮期,抑制发芽的效果。
    二、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一些喜冷凉蔬菜,如芹菜和莴苣等,夏秋茬播种前催芽比较困难。若用浓度为1000毫克/升苄基腺嘌呤溶液浸泡莴苣种子3分钟,在30℃条件下10小时后可萌发;用1%硫脲处理芹菜、菠菜种子,发芽率也明显提高。秋播马铃薯,播种前必须用赤霉素解除休眠。
    三、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绿叶蔬菜使用赤霉素,可加速茎叶生长,增加产量。在芹菜收获前14~21天,用10~20毫克/升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雾,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可使芹菜叶柄变粗,叶片数量增加,产量提高10%,韭菜收获前10~15天用20毫克/升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产量可提高20%,抽薹期用70毫克/升浓度的赤霉素液处理,则抽薹整齐、长且柔嫩。
    四、刺激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秋番茄常规育苗正值高温多雨,幼苗易徒长和感染病毒病,用侧枝扦插,则可有效避免这些弊病。并可早结果,用浓度5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和浓度1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溶液等量混合,浸泡插条10分钟,可促进发根成活。
    五、防止脱落,保花保果
    防止落花落果,是果菜类蔬菜早熟栽培中的关键。低温季节棚室栽培时,蕃茄在开花初期用浓度10~20毫克/升的2.4-D溶液涂抹花梗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对辣椒可用5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喷花。
    六、抑制徒长,培育壮苗
    番茄育苗期间较长,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矮壮素溶液浇灌土壤,用药量为1千克/平方米药液,或用浓度为30~50毫克/升的多效唑溶液喷幼苗促进花芽分化,抑制茎叶生长。
    七、控制花器性别
    在花芽分化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控制瓜类蔬菜花芽的雌雄性别分化。2~4叶期,用100~200毫克/升浓度的乙烯处理黄瓜和南瓜,可降低雌花着生节位,提高雌花比率,提高早期产量。相反,当由于低温,土壤干旱形成花打顶时,可用赤霉素液加以缓解,恢复正常生长。
    八、促进果实成熟
    早春番茄果实进入转色期后用浓度为2000~4000毫克/升的乙烯溶液擦抹果面,果实能提早6~8天成熟。
    九、采后保鲜
    大白菜收获前7天,喷洒浓度为25~50毫克/升的2.4-D溶液,甘蓝收获前5天,用浓度100~200毫克/升的2.4-D溶液,能减轻贮期脱帮。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