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于思勤河南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
时间:2016-03-24 01:40:25来源:作者:[标签:作者]

  孟兆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究员

  1.浇水保苗,抗旱防冻。对受旱麦田,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补灌,抗旱保苗,浇水过后及时划锄,破除板结,进一步改善土壤墒情,防止或减轻冻害威胁。

  2.镇压划锄,提墒保墒。镇压和划锄结合进行,先压后锄,促进土壤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对秸秆还田、秋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早春小麦返青后对旺苗镇压,也是控旺转壮的有效措施。

  3.促控结合,肥水运筹。对于水浇麦田,三类苗以促为主,二类苗促控结合,一类苗控促结合。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4.镇压提墒。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5.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防御早春冻害。

  春季水分管理技术建议:1.浇好拔节水。拔节期是小花分化阶段,此阶段保证水分供应,有利于小花发育,防止小花退化,对增加穗粒数极为重要。对于早春墒情较好(0-4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65%以上)的壮苗,可在分蘖两极分化后浇拔节水,灌溉定额每公顷750立方米,促植株健壮生长。2.补浇孕穗水。各类麦苗均应在0-4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浇孕穗水,灌溉定额每公顷750立方米。苗旺、墒情好时,孕穗水可推迟至抽穗前。若肥力不足,麦叶显黄时,可结合浇水,适量补施孕穗肥,不可过晚过多,否则延迟成熟,降低粒重。

  冬小麦的灌水关键时期为拔节期和孕穗期。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只要保证这两个时期的灌水,一般即可满足冬小麦水分敏感时期的用水。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