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子
外资不是狼,只是湖北省种业的助推器
时间:2010-01-05 08:56:13来源:作者:思雨

                        

“外资不是狼,不能因其进入中国市场过度拔高,提升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来。”日前,长江商报《中国种业走向何方?》系列报道见报后,业内专家致电记者表示,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市场,应将其看作湖北种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外资能带来先进生产力

  “‘洋种子’在中国的推广面积扩大,任由该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种业被外资控制,国家粮食安全必然受到威胁。”对于外资快速扩张的看法,这是当前学术界的主基调。

  然而,在部分专家看来,外资进入,并非是件坏事。

  湖北省农科院一专家表示,湖北种子企业运作模式落后,“所谓行业领头羊,力量也很薄弱,”而拜尔、先锋、梦三都等跨国种业巨头,发展历程上百年,其管理模式和市场运作方式,远远超出国内众多种子企业。

  “用产量更高的‘洋种子’,18亿亩的耕地,只需要种10亿亩就可满足消费需求,还可腾出8亿亩做其他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德富也说,应将外资看作先进生产力,加以合理利用。

  刺激企业“积极应战”

  我省多家种子企业将外资入侵视为一种挑战。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保表示,外资能引起湖北种业警觉,刺激企业修好内功,并学会动脑筋扩大市场,如让中国种子出口,用其他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湖北种子企业“被迫”应战,武汉丰乐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业文也表示,能激起各企业“斗志”,推动湖北种业快速发展。

  而中国油料所一专家也表示,外资或能成湖北种业摆脱落后局面的助推器。

  谈国家粮食安全为时尚早

  湖北乃至中国众多种子企业都无法与外资抗衡,未来,政策闸口一开,中国种业就一定被外资掌控?

  马德富并不认同,他举了个例子,在山东,一种进口番茄品种,亩产能达2000多斤,但推广面积并不广。究其原因,该品种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接受度不高。

  他说,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果消费力达不到,即使有再高的产量,也只会供过于求,“先进品种不一定有市场。”而多位专家也曾表示,现在就谈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还为时尚早。

                                                                                                                                                                             (陈红霞)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