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子
施肥不当引发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时间:2010-01-07 14:14:32来源:作者:思雨

       问题一:冬天蔬菜浇水后就黄叶

 

        原因:有机肥施用量不足。

 

  进入冬季,西安的好多菜农就在棚室蔬菜要不要浇水之间犯掂对:浇水后蔬菜黄叶现象非常严重,但不浇水蔬菜又非常干旱,照样不能正常生长。

 

  之所以会出现浇水后大面积黄叶,是当地棚室有机肥用量不足所致。据了解,当地一亩地大棚用2-3方鸡粪就算多的了,很多菜农根本不用鸡粪,只是用复合肥。而黄淮海地区有机质不足,西安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就在1%,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时,对蔬菜生长最为有利。底肥中有机肥用量不足,日积月累,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良,蔬菜浇水后出现黄叶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几年,寿光及周边地区菜农认识到了有机肥的好处,每年每亩用至少用10-15方鸡粪,这样不仅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对此,建议当地菜农:一定要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在底肥中每亩地用量最好不要少于5000公斤,以此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蔬菜正常生长。

 

       问题二:西红柿果实小

 

  原因:肥料配比不科学。

 

  今年西红柿价格价高,而在西安,因为西红柿果小、绿背果多,货主不愿意收购,收价低。那为什么很多棚室西红柿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肥料配比不正确造成的。在西安,菜农们种植蔬菜种类较杂,不管哪种蔬菜,在哪个生育期,菜农都是按照一个肥料配比来施肥,不注意变通。像西红柿在膨果期需求钾肥量较多,在施肥时就应冲施钾含量较高的肥料,钾肥含量至少为氮肥的2倍才能保证果实正常膨大,而当地菜农在冲肥时还是按照原先苗期施肥的方法来做,导致西红柿果实膨果慢。

 

  建议:不同蔬菜、不同生育期,蔬菜配比应有所不同,如蔬菜苗期,可施用氮磷钾含量平衡的肥料,而在膨果期,则需要转变施肥配比,施用钾含量相对较高的肥料。

 

        问题三:西红柿嫩叶叶脉紫红色

 

  原因:忽视磷肥施用。

 

  西安不少大棚内,西红柿嫩叶很多呈紫红色,殷镜堂老师认为这是缺磷所致。

 

  氮磷钾是蔬菜所需的大量元素,西安当地菜农只重视氮肥、钾肥,而忽视了磷肥的施用。其实,磷的作用很多:促进花芽分化,加速开花、结果和成熟;与镁相互促进作用最强,和钙、氮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和作用,钾、铁、锌、铜等元素则抑制磷的吸收。

 

  据了解,当地菜农在整个生长期,施用磷酸二铵的量只有10斤,磷肥远远不能满足西红柿生长的需要。有资料表明,当地土壤含磷量太低,属于严重缺磷地区。土壤中含磷量10-30毫克/千克,所以不用磷肥或用量太少就会出现生理障碍。

 

  缺磷时,花青素积累致叶片呈紫红色,也会影响到花芽分化,使西红柿对氮和钾的吸收受阻,并易引起其他元素的缺乏,导致元素间的不平衡。尤其是进入深冬期后,如受低温影响西红柿更容易缺磷。因此,要赶在温度下降以前补充磷肥。

 

  对此,建议西安菜农:应注重磷肥的施用。补充磷肥的办法很多,可在有机肥中每亩混施200-300斤的过磷酸钙,西红柿开花结果期也可喷用300倍磷酸二氢钾,效果较好。

 

       问题四:生理性病害较多

 

  原因:不注重微量元素施用。

 

  在西安,芹菜黑心、豆类落花落荚、西红绿背果等问题非常普遍。当地菜农不明白是啥原因所致,其实这都是一些生理性病害。

 

  造成生理性病害的原因较多,当地菜农不注重微量元素的施用,是导致蔬菜出现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当地有的菜农为了追求高产,一味大量施入化学肥料,而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长此以往造成土壤内氮磷钾普遍偏多,而微量元素不足。延伸来说,长此以往偏施肥料,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即使施用了微量元素,也会影响根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另外,有些菜农对生理性病害了解甚少,也是导致当地生理性病害发生多的原因之一。有些菜农根本不了解蔬菜缺各种微量元素到底是啥样,更谈不上对症施治。如有些菜农看到芹菜黑心,就认为是病害所致,从而喷施大量药剂,其实多是缺钙所致。而如果不了解缺素症状,盲目用药、冲肥,结果导致蔬菜缺素症越来越厉害。

 

  对此,建议菜农在底肥中就应施用微量元素,如果底肥中未施用,菜农可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给蔬菜补充微量元素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