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企业生产准入。按照《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审核制(繁)种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与农户签定的种子生产合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区域和隔离条件等相关资质,及时对生产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并要求企业在作物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种子生产田田间记载档案,为种子田的田间监督检查和种子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是加强执法管理。结合春季农资打假和种子专项检查行动,对辖区内的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排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挂靠生产及繁种农户私繁滥制的违法行为,查处以降低种子生产标准、缩小隔离范围、哄抬种子价格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争抢种子生产基地的行为,保护了合法生产企业和繁种农户的利益。
26.17万亩。①小麦:建立小麦繁殖基地14.13万亩,育繁品种 44个。其中:原种田面积1.92万亩(内:“两圃田”面积2205亩),良种面积12.21万亩。②1500亩 ,建立一级种薯扩繁基地1.01万亩,完成脱毒二级种薯扩繁任务10.2万亩。③0.16万亩,品种以宁亚系、定亚系为主。④0.12亩,新品种有中黄13号、世纪1号、日本大粒、美加千斤等。⑤0.02亩,繁殖品种有晋谷29号、金裹银等。(绿蝶)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