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在省州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的大力资助下,大理州农科所针对云南省高海拔粳稻是我国乃至世界最特殊的稻区之一,自然气候严酷,生产难度大,科技支撑力不强已成为障碍云南省水稻生产发展的瓶颈,大面积生产普遍缺乏后继接班品种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通过科技自主创新,育成凤稻19、20、21、22、23号,五个具有自知识产权并经省级审定的品种,后继新品系凤稻25、26、27号在省州区试中表现突出。这批品种兼具早熟、耐寒、抗病、优质、高产等优点,已成为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的主要推广种、搭配种,年推广面积在70万亩左右,一般亩产600—650千克,较原主栽品种亩增产30—50千克,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这批新品种的育成推广,为促进我省高海拔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宋天庆)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