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农委《2011年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绿剑护农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农发〔2011〕2号)、重庆市总队《关于加强2011年种子市场执法监管的通知》(渝农执法发〔2011〕5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春耕生产中心任务,以“六项措施”认真开展了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拟定方案,明确目标。为切实搞好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我区2011年春耕农业生产安全,2010年12月30日,区农委向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2011年种子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专项治理行动的总体思路以及整治内容、目标和重点,提出了整治办法和步骤,落实了相应保障措施。同时,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与区种子管理站联合制定了《合川区2011年度种子管理工作目标及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工作目标、整治范围、整治重点、整治办法、整治步骤、保障措施和各自的职能职责,严肃了工作纪律。
二是落实责任,密切配合。为明确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责任,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我区对辖区内种子经营市场监管工作(包括日常市场检查,对销售假劣种子、未审种子、未建立种子经营档案、种子标签不实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由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牵头,区种子管理站配合;对种子质量监管工作(包括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委托检验、新品种引进及展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技术、法律法规培训、种子经营备案等工作),由区种子管理站牵头,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配合。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与区种子管理站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市场监管组和质量监管组,实行联合执法,对查处的案件由区农业执法支队统一上报审批,依法处罚。市场监管组分成两个小组,分片负责,各小组工作由执法队负责牵头,每十天召开一次联席会,对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及市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安排布置下一步工作重点。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从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区通过镇村广播、闭路电视、报刊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宣传,并组织宣传车、利用逢场天分别去到钱塘、官渡、龙市、太和等镇开展《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12316”三农热线等宣传咨询活动,接受农民咨询达近2万人次,散发种子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和各种技术资料6万余份。同时设立定点咨询台,宣传讲解识别假劣种子的要点,对农民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跟踪报道,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今年以来,合川电视台报道6次,重庆电视台报道2次,合川广播播报8次,《合川日报》刊登4次。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种子经营企业的守法诚信意识,深受群众欢迎。
四是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我区建立完善了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大要案挂牌督办制度、信息周报制度等,向全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重点受理群众的举报和对种子品种、价格等方面的咨询及购种后的维权要求。
五是全面检查,净化市场。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在我区共抽检74个样(批次),其中有6个样(批次)不合格。从种子质量检验情况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比正常年份偏低近10个百分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比较正常。我们将对检验抽检不合格的种子经营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对委托检验不合格的种子要求退回上家公司。鉴于此种情况,区农委向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委属相关单位及种子经销商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宣传,引导农民群众比往年多备15%左右的水稻种子,确保满栽满插,为粮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六是加强执法,严肃查处。为整顿和规范种子市场,保证全区粮食生产安全,我区农业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整治方案和责任制积极开展种子市场监督检查,对全区种子批发市场以及镇街种子零售市场开展拉网式普查摸底,对所经营的品种、来源、数量、质量、去向等逐一登记造册,尤其加强了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违规行为的摸底排查,做到组不漏镇、镇不漏场、场不漏户(经营户)。我们还组织了与潼南、铜梁毗邻区县农业行政执法队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对全区70多个集镇检查率达100%,复查率在95%以上,共出动执法人员700多人次,执法车辆100多车次;对种子批发企业进行了100%的检查,零售户达99.9%;检查种子品种近300个次,占进入我区“两杂”种子市场品种数100%;立案查处种子违法行为6件,责令改正6件,没收种子400多公斤。
通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我区种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环境得到了明显净化,确保了全区农户的用种安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种子包装及标签不够规范、假劣种子仍然存在、种子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行政执法经费欠缺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增添措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我区农资打假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两个确保、两不发生”的目标,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确保我区粮食生产安全。
(沛芹)评论 |
|